--------读蔡华立的水墨人物画
丁雪峰
在众多力求创新的画家中,蔡华立是一位充满强烈个性的独特的艺术家,他无疑是位佼佼者。华立的人物画创作,以其扎实功力,崭新的构思,引起了画界关注。纵观华立近几年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绘画无疑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他创作的独特美感,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融合探索
没有探索就无所谓成功,华立的人物画作品,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结果,他的绘画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包孕着极强烈的中国艺术精神内涵和特征。了解华立的人都清楚,他是从传统一路入手的,且技法全面,这是一般中青年画家难以比拟的。学习中国画从何入手,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临摹入手,—种是从练习素描发端。大凡从临摹入手的,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中国画传统艺术道路。这条路漫长而艰巨,如若没有扎实的笔墨功底,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神写意的高妙思想,一般是难以突破前人的巢穴,终难成一家之长。从素描、速写入手的,走的几乎都是中西合璧之路。这一类画家,往往以形式美和强烈的外观取胜,必须要有较强的造型功夫。两条路看似不同,实质则是殊途同归。只要用的是笔墨纸砚作画,始终逃不出中国画艺术的范畴,每位有志于献身中国画艺术的人,完全不必被前人的空论所囿,而需要因人制宜,大胆地走自己的路。华立大约走的是一条中西齐头并进的路,管它春夏与秋冬,认定自己的目标,不断探索艺术真理,在大学学习中,他是素描,临摹;临摹素描双管齐下,兼收并蓄,速写本长年随身携带,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华立掌握了正确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传统技法。
张彦远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患不了,而患于了”,主张“不了了之”。自然主义地描摹对象是没有出息的,华立如饥似渴地从古今中外一些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如醉如痴地研究、临摹,终于有所领悟,有所把握,摸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对于传统中精华部分的学习、继承和借鉴,华立是下过大功夫的,只有吃透古人,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的小品中显然都闪动着前贤的影子。他能将传统中精华的部分大而化之,溶进他的作品之中。细心的观者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除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外,罗丹的雕塑,席勒、科巴巴的油画……仿佛若隐若现,如影相随。
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华立习惯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他成为与大众有共同感情语言的画家。在绘画创作中,这种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画家对于生活,既要深,又要广,但深是主要的,深入以后,才会有特点,才能与那里的人发生真正的感情,真正地表现那里的人。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是指在深入生活,不断提高思想和艺术素养的基础上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这里偶然包含着必然。画家欣然落笔的时候,看起来是“天机偶发,生意勃然,落笔成趣,如有神助”,实际是一个从长期积累到偶然得之的飞跃。没有长期深入的观察和体验,就没有选择,加工和升华的基础,优秀作品的出现,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华立人物画创作的一大特点。他常常赋予那些平凡的事物以新鲜和亲切感,善于发掘对象内在的力量和深沉的美。
三、笔墨性情
人物画既不能舍弃描绘性,目的性,又要“解衣盘礴”,“发于天然”,使墨韵通达。黄宾虹曾对中国画的用笔从审美的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画有初观令人惊叹其技能之精工,谛审之而无天趣者,为下品;初见为佳,久在视也不觉其可厌,是为中品;初视不甚佳,谛视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且与人以不易知,此画这重要在用笔,此为上品。”这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从直觉的审美感受上来品评的标准。这种强调贵在用笔,以笔墨气息所构成的综合整体效果为衡量标准,无疑是传统中国画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我们如果以此来对照华立的人物画,就会发现,他的运笔用墨,挥洒自如,用笔沉着而劲健,用墨丰润而清厚,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与人物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华立的创作吸取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之笔墨,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寻求到其传统的根源,其劲健的线条与稠密的用笔均可看出来自于宋元诸家,而其清雅丰韵,富于变幻的墨法则来源于董其昌。然而,华立的笔墨虽根源于扎实的传统,但由于他悟性较高,因能从各家各派中汲取精华,以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加上长期深入生活的缘故,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笔墨语言。
他的笔墨其面貌是多样的。或枯涩老辣,或刚劲苍健,或透逸空灵。其笔墨力度、造型、质量、意韵都是厚积薄发,线条、泼墨、构成能浑然一体。他的笔墨是根据自然规律的不同变化而灵活多变成自己的风格,并在这灵活演变的笔墨中蕴藏自己的情感。他能牢牢地把握住了笔墨服从于创作主旨这个根本,使他的人物画最让人动心的并不是那些颇具审美价值的笔情墨韵,而是由这些笔情墨韵铸就的撼人心扉的可触可摸的艺术形象。这些让人动情的艺术形象的确立,是画家对笔墨造型法则的成功运用。这种既重视形的把握又能显现笔情墨韵的创作理念是中国人物画赖以生存的根本。刘熙载说:“笔情墨性皆以人之性情为本。”但画家生活的地域风土,也给他的艺术风格带来明显影响。前人论词曲风格,谓“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地。”对画家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和普遍。生长于白山黑水间的华立,科班出生后又长期在大学任教,现为东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在他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人物画作品所具自信,随意的韵味,反映了画家本人的性格特点。
华立是一位中西兼容的画家,既有对现代的深切渴望,又对传统有深刻的感情,他既注重于形式,又不忽视情感和符号的意趣。在他身上,理性的东西往往比情绪的东西更多些,但其直觉能力又较强。现代水墨人物画探索需要形式上的突破,也需要精神上的充实,在我看来,能兼顾语言与精神,有挥洒自如的冲动又有敏锐的形式感,且已具备丰厚生活积累的艺术家,最有希望获得成功,蔡华立已具备这些条件。
(丁雪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