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简历 ·
李学伟,汉邕、聋者、饮堂,别署双龙斋、漏室,1964年3月生于辽宁沈阳,书画篆刻家、收藏家、鉴赏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栏目书画鉴定专家,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民进北京开明画院副院长,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京文检文物鉴定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品鉴赏高研班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北京华声天桥开明美术馆馆长。
李学伟〡东尽春来 23*69cm
李学伟〡修德养身 34*68cm
如何看待“丑书”与“江湖书法”
文 / 李学伟
如何看待现在社会上逐步出现的丑书、江湖书法,是应该欣赏还是批判呢?
首先丑书与江湖书法应该明确分开,丑书不是江湖书法,江湖书法跟丑书没有关系。但是分在什么人眼里看,对于一个书法家,你是否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和他的学术成长历程。比如说,现在被誉为丑书的几位书法家,有些人在刚学书法的时候,传统书法写的要比现在写传统书法的人写得好,后来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丑书呢?这是跟他们学习立场有关系,后来学习的参照物不是我们传统艺术上的,如王羲之和王献之、还有颜柳欧赵等这种标准的楷书和行书,有可能从一些古钱币、砖瓦文字、钟鼎文字和古器物等,从一些民间而学到的营养养分形成这种风格,这种风格的书法,原则上不应该叫丑书,应该叫中国书法。
但是江湖书法就不一样。江湖书法是没有传统功力,也没有学过中国书法,没研究过中国书法历史和书法碑帖的一些人,用一些旁门左道来抓住大众眼球,比如倒立写、四肢健全用脚写、用嘴叼着笔写,这些就是江湖书法。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丑书呢?不是说书法就是标准的楷书,写的端庄、周正就是美。书法从哪方面看,也和绘画一样,能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性格,可能有些人写的书法是我们没看过的碑帖,比如说好多新出土的文字,我们就没见过。研究书法的人细心研究,研究之后吸取营养,有一些特殊的笔式,这些笔式不一定是丑,不是说我们不认识这个字就说丑,应该给丑书分成两派,从客观角度去看待这个丑书。
我是写传统书法的,我写的字非常规矩,但我能看懂现在所谓大家封为丑书这些书法家。只是个别的看不懂,大多数都能看懂,因为能看到在书写的过程中有一些传统的基因在里面,这种书法不应该叫丑书。所以要分清丑书的概念,不要把江湖书法说成丑书。而且有一些有特点、个人风格、个人面貌的书法作者都算在丑书里,这是不客观的评价。
应该如何欣赏和批判丑书?为什么改革开放前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那时见得太少,我小时候学书法的时候没有资料,只能到书店借或复印一本字帖,而且字帖是非常少的,非常难借到,我们只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看到老先生发表的一些书法篆刻,剪下来粘在本子上。但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碑帖都出来了。再一个是网络信息发达,祖国各地的出土文物我们都能得到信息,出了文字我们都能看到,所以有很多传统的书法家借鉴这些后出土的、后发现的范文,吸收这里的营养,然后形成他自己的一种风格。这种书写展现出来的是书法家的另一个高度,不能都算丑书去批判。我个人感觉这种个性应该鼓励,因为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就应该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风范,不能千篇一律。
· 作品欣赏 ·
李学伟〡杜甫《春夜喜雨》136*68cm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136*68cm
李学伟〡福慧双修 68*68cm
李学伟〡寻梦 139*54cm
李学伟〡德不孤 必有邻 48*90cm
李学伟〡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136*68
李学伟〡沁园春·雪136*68
李学伟〡吴昌硕刻砚拓片
《东汉摇钱树》113x92cm
【释文】
此东汉摇钱树石刻朱拓 纹饰美观 线条流畅 拓工精良
甲辰之夏 漏室主人 学伟题于 京华西集冯各庄
——
史载汉时 西南地多有摇钱树 亦有升仙树 聚宝盆
此石刻饱满 完整 藏者宝之
甲辰之夏漏室学伟题记
——
辟邪挡灾 甲辰夏学伟又题
此石刻居中有硕大树冠
辅养枝则满坠汉武帝后之五铢方孔圆钱
圈下方有劳动之人 或有动物交媾之场景
即显生机亦喻生息繁衍赋予万物
“文图”均可放大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