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简历 ·
孔 紫,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六、七、八届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专委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全国妇联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执委、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孔紫工作室导师。
代表作《青春华彩》、《秋风》、《微风》、《儿子》、《三伏》等作品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银奖、庆祝建军75周年、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高粱青青》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第一个五年计划》孔 紫 · 中国画
在主题脉络中的中国人物画画家 : 孔紫
文〡李向明
有人研究画家的性格对画风的影响,这无疑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我认识孔紫近50年了,对她的性格及为人处世算是了解。当年,我们刚刚穿上那身草绿色的军装不久就认识了。部队组织一批来自各师、团、营等基层部队的画家(其实那时候也就是喜欢画画的一群爱好者),集中在一起画画,基本是搞命题创作。孔紫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对绘画的痴迷。她那种在绘画上的执着,有种“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倔强,至今不减当年。她是在追求艺术的精神世界里遐想畅游不能自拔的人。孔紫为人处世,低调平和,不张扬,不炫耀,不显摆。因此,她的作品显示出“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之感,笔墨中潜藏着内敛的激情与力度,落墨收放彰显出工写严谨以及夸张有度的风格。这既符合她的外在性格,又表征她内心坚韧的意志。她在对绘画从不懈怠的劳作耕耘中,不知不觉地取得了令许多女性羡慕的成就和高度。
孔紫,作为军旅走出来的画家,与许多军旅画家一样,在“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性创作时期的创作方法上坚守。这一路径,成就了大批体制内的画家。艺术这种行当,在一种创作模式下生存,很难超越,很难个性,很难进入自我。因此,依托在体制中的画家注定在有限的自主空间与自我牺牲中建立有限的个性模式。我接触过许多军旅画家,他们参加“军展”、“国展”的画是一种模样,而自己私下的画又有一种模样。特别是面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展览,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不同的语言方式)。军旅画家大部分具有“多面手,多技能”的特征。孔紫也不例外地具有这种能力。不同的是,她在各种题材涉猎与形式转换跨越中,游刃有余,娴熟自如地超度了多种困扰与障碍,并且具有了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女画家中的突出代表及领军者。
孔紫的绘画,从理论上讲,与其同类的画家一样,不属于国际同行的“当代艺术”范畴。但我们在中国人物画的沿革脉络上看孔紫人物画,无疑是一道闪光的风景。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后人一代一代跟进继承发展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可辩驳的道义。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演进中,孔紫与其同类画家一道,在自觉不自觉中肩负起中国人物画的保护、发展、传承的重任。有前人的简史作参照,已经凸显出后来者的价值和意义。对孔紫来说,也许这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的小结罢了。也许,在我絮叨着了结这篇短文的时候,孔紫正在默默重温吴道子名言:“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也许,她正在为不落俗套,砥砺创新的明天踌躇满志呢!(于土语南居2024年1月16日)
● 作品欣赏 ●
“文图”均可放大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