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作品 > 长期合作画家 >> 文章内容

【灵蛇迎春】翟永华 : 书韵赋华年

[日期:2025-02-04 15:18]   来源:  作者:子美   阅读:97584















    ●  艺术简历 ●    



翟永华1962年生于山东省东明县。先后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六届理事,菏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菏泽学院兼职教授。首批齐鲁文化之星,菏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展等二十余次国家级重大书法展览。2012年被评选为全国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法家。2016年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传承与经典系列——翟永华书法展”。2017年应邀参加“中国当代书画30家全国巡展”。2019年应邀参加在北京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时尚经典·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24年在山东省菏泽市图书馆举办“书韵赋华年——翟永华书法作品展”。





《书韵赋华年——翟永华六秩集萃》出版发行



《书韵赋华年——翟永华六秩集萃》由山东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真实记录和全面展现翟永华学书经历、书法风格及艺术成果的专著。该书分为“亲身经历的故事”“作品图版”“艺术评论”“艺术年谱”四个部分,汇集了翟永华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精品佳作60余幅。同时,还收录其随笔文章60余篇、名家评论60余篇,并配以详尽的艺术履历和深刻的学书感悟,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翟永华的艺术造诣与人格魅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 名家寄语 ·  



● 李荣海(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央机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改革开放后,随着“书法热”的兴起,菏泽书法焕发出勃勃生机。1985 年曹州书画院创建后,书法活动更加频繁。当时东明的书法创作氛围浓厚,我一直关注并多次参加他们举办的书法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作者,永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永华在书法上很痴迷,也很刻苦,进步很大,很快成为菏泽的书法骨干,从1995 年开始,他连续入展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展等二十余次重要书法展览,引起了国内书坛的关注。1998 年夏,菏泽地区书法家协会换届,我力荐他担任协会副主席。他工作踏实,有思路、有想法,为菏泽书法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虽然我调到北京工作,但一直关注着菏泽书法事业的发展。东明是菏泽书法的中坚力量,组织了一系列书法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成功申报了“中国书法之乡”,为菏泽的书法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余年来,永华先后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法院进修学习,拜访了许多名家,我的不少朋友都是他的老师,每次谈到菏泽都会提到永华,并给予较高评价。我认为,永华的书法路子正、方法对、格调高,尤其是他的楷书,力追钟繇,在浸淫传统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同道的关注和赞许。

志士不在赏,寄之云路长。永华正处于艺术创作的最佳期,相信通过他不断提高修养、增添学识、丰富阅历,他的书法创作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 刘守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要把字写好,一靠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二靠勤奋。勤奋地临碑习帖,才能掌握毛笔的提按使转,掌握笔法、字法和章法。三靠悟性和灵气。读帖能悟,搦管手灵。认识永华多年,我觉得他具备以上三个方面。永华不偷懒,不使巧,不翻着跟头“创新”,而是老老实实学,下功夫去写,因而不断有所提高。他的字不求怪诞而有新意,不装潇洒而见灵动,大幅小件,均见功底,素纸彩笺,都很精到。在炒作成为时尚、折腾成为风气的今天,能老老实实写下去,静下心来练功夫的人非常可贵,永华是一位。


● 李胜洪(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六届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原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

“艺术当随时代”,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无不是从传统与当代的纵横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永华学书,五体皆习,尤擅楷书,其书法乳钟繇,胎息晋唐,功夫做得有板有眼,气息雍容自如。楷书难写,难在淡则无味,直则无情,欲浅不得,欲深不得,而在这方面永华把握得很到位。有格便有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永华是慧人,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邓嘉德(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永华是一位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当代以楷书见长的书法家并不多,我觉得永华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他的楷书取法于钟繇的小楷,我认为这一取法是比较聪明的,他从唐楷与“馆阁体”中间走出了一条既严谨又灵动、既规矩又有变化的艺术道路。我认为,他的楷书比唐人多了灵动,因为他从行书中吸取了很多章法技巧,字有大有小,笔画里边也故意做了一些放松,所以他的楷书给人感觉非常舒服,这一点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永华的楷书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统一中的变化。写楷书最忌讳的是呆板,永华的楷书没有这个毛病,反而写得非常的古雅、灵动、自然、生趣。

我认为楷书是既费力又费时、而且未必能讨好的一种书体,所以说从事这种书体写作的人,一定要做长期的大量的训练,而且还要不断地探索。永华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符合“笔墨当随时代”,而且在笔墨上、在结构上、在章法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我感觉他这样走下去,一定会成为当代非常优秀的楷书书法家。


● 陈旭光(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线的优美与“意境生成”是翟永华先生书法的重要美学特征。线作为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有着简约、流动、深邃、源远的多重特征,而翟永华书法中的线,有着沉郁稳健之美,又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飘逸之风。文如其人,正是翟永华的人格,促就了这样厚重而又清冷的书风。

在我们感受翟永华书法的文风、人格之过程中,翟永华书法的意境也便生成。这种意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抽象美、流动美与沉浸美,也是一种与现实对话的人生美。“飞扬”“张力”“折衷”,是翟永华书法的重要特征。一笔一画皆有气势和扬动,更有温润如玉的质感,也正因如此,在温婉与恢宏之间、在动魄与静守之间,翟永华探索出一种别样的、具有他独特人生体验与美感的书风道法。


 王瑞(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永华兄是山东当代重要书家之一,生于东明,髫龄早慧,旦夕临池,少负书名。20世纪90年代初崭露头角,后以蝉联入展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书展佳绩,为国内书界同人瞩目。永华以楷书见长,宗法钟繇,肆力“三表”,融二王、褚河南、王雅宜诸家笔意,兼得汉隶之端庄、魏碑之雄健,所作温雅古质、简淡萧散,格高气清,一如其人,以善楷书名重齐鲁。永华兄曾任东明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多年,守土有责,克尽所能,传薪播火,乐此不疲,一时近悦远来,青年才俊如林,域内习书爱书蔚成风气,成功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兰亭中学”,使东明一跃为全省书坛翘楚,一时风头无两。2020年,永华荣膺菏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擘画践行、不遗余力,妇女展、少儿展、大学生展、临帖展、刻字篆刻展等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准书法活动渐次举办,“传薪载道——老一辈书法家抢救式挖掘整理工程”成功告竣,业峻鸿绩,勋德弥缛,开地市书法家协会工作先河,广受省市书界赞誉。菏泽素来文脉绵长,书法传统深厚。近年来书届同人勠力同心,笃行不怠,逐项活动佳讯频传,更开新境;协会工作井然有序,位列全省前茅。个中艰辛,可以想见,所谓如鱼饮溪,冷暖自知。永华主其事,自是功不可没。


● 张爱国(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系主任、教授):

1999年,永华君来中国美术学院研修学习,作为他的授课教师之一,虽然他年长于我,但我们一见如故。原先,他的书艺成就主要体现在楷书创作上,来美院后,他拓宽了视野,得到了多种训练,在对传统书学精神的体悟上迈进一大步,他开始有选择地涉猎魏碑、行草等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另一方面,他的楷书也向更为沉厚、含蓄、古雅的境界靠拢。从近作看,他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所书楷书更为淬砺、更为平和中正,大有晋唐遗韵。可见古人所谓艺无止境,非虚语也!所书魏碑、行草也颇有意趣,不堕流俗,令人可喜!















    ●  作品欣赏 ●    

































“文图”均可放大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