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作品 > 权威推荐 >> 文章内容

【金龍迎春】淳一 : 挥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日期:2024-02-29 15:58]   来源:  作者:杜鹃   阅读:162037












  程茂全  


程茂全,字淳一,1957年10月出生,北京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城区文联副主席,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港澳台侨海外联谊会理事,11、12届北京市政协委员。1984年其书法作品在中日友好书法展中荣获一等奖,后来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一些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博物馆收藏。本人多次被编入“艺术年鉴”“名人大典”。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8年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并被聘为理事,2003年被聘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2001年出版了章草书《原道》、发行了教学片(光盘)《怎样画虾》。2003年,荣宝斋还专门出版了他的木刻水印书法。






龙年·春联年画〡淳一与青年画家修东强合作









   挥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 淳一先生之我见

程稀




京城有位“奇”人,他不仅出身“清奇”,书法“清奇”,为人也颇为“清奇”。这位“奇”人,大家都叫他“淳一”。“奇”人姓程、名茂全、字淳一,家中排行老七。好巧不巧,我也姓程,索性叫他“七哥”了。



淳一·题写郑晓龙导演的热播剧《侦察英雄》



作为书界名家,七哥打小就以章草闻名。漫步京城,随处可见七哥所提的金字招牌:“铂金第一家” “清华池” “泰丰楼” “致美楼” “护国寺宾馆”等 。打开荧屏,诸多影视片题名:《建党一百周年功勋》、《永远的忠诚》等,包括最近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侦察英雄》都是出自七哥之手。实际上,早在1984 年,第一次参加“ 中日友好书法大赛”的七哥,就斩获头筹。熟悉他的友人都说:“您哪能跟人家比,淳一的书法天赋,那是基因里带的。”





淳一之父·程俊良先生



20 世纪上半叶,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丁章胡同15号院便是七哥祖宅所在。丁章胡同15号院的主人即是七哥之父、京城著名的“没骨画” 画家——程俊良老先生。俊良先生祖籍安徽休宁,号休竹村人。老祖  程鹤年是位儒商,家境殷实,教子有方。程俊良之父程祖荫在上世纪初迁居北京,曾在北平国立艺专教务处任职。

北平国立艺专是个神奇所在,学校培养了中国艺术界的半壁江山。林风眠曾任校长,国画系就有陈师曾、萧俊贤、贺良朴、王梦白、萧谦中、陈半丁、凌文渊、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相继汇聚于此,施展抱负。程祖荫书法极佳,在名家荟萃的书画界也堪称翘楚。程俊良受父亲的熏陶,从小研究习绘画和书法;十几岁又和三姑夫陈东湖学习没骨画。作为金北楼的入室弟子,陈东湖先生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早的学术组织——“湖社” 的创始人之一,俊良先生二十出头即加入“湖社”并逐渐在艺术界展露头角。





淳一与萧劳先生



作为京城书法名家,程俊良先生与郑诵先、王雪涛、娄师白、王遐举、萧劳、齐良迟、李少春、侯玉兰等文化界、梨园行的名人交往甚密。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友人打趣道:七哥的胎教就是墨香,他是正经的“克绍箕裘” ,不但子承父业 ,而且还发扬光大。




左2 为郑诵先先生 ,右 1 为黄高汉先生



七哥说:“我出生后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写字画画,再大一 点,就帮父亲研磨洗砚,铺纸递笔 ,六岁就开始画灯笼片 、画扇面、画彩蛋,拿到琉璃厂偶尔还能卖个好价钱,贴补家用。”






   · 拜入名门少成名 ·   



程俊良先生也着力将七哥往书画道路上培养,10 岁时,七哥跟 随父亲的好友、著名书法家黄高汉启蒙书法。黄先生点拨了两年后,又把七哥引荐给了书法泰斗郑诵先。2 岁,七哥正式拜郑诵先为师,成为诵老最小的学生。

郑诵先是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在业内素有“章草王” 的美称。他的书法著作和章草作品对后世影响颇大。“随手落笔 、圆满天成”是 业内对他的评价,时与郭风惠、陈云诰、沈尹默、陈半丁、溥雪斋等 先生齐名 。七哥拜在郑诵先门下 ,遍习颜 、柳、褚、欧及北碑南帖,主攻章草。耳濡目染皆为名师大家,书法技艺日臻精进。



          


淳一·书法作品



郑诵先对七哥要求极为严格,七哥小时候顽皮,兴趣广泛,喜欢各种新鲜事物,不仅痴迷京剧、二胡,连相声都要说上两句,除此之外还酷爱装裱、刻印、少林功夫。郑诵先遂赐名:“淳一”,希望他拨冗去杂,专心书画。“淳一”二字有多种解读,最为精炼的就是“志淳于一”。七哥坦言:师恩难忘,学书六十年,唯有专心致志、不断攀爬、勤而不辍,才能回报恩师于万一。




郑诵先赠与淳一的书法作品



当代著名画家,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王同仁在采访中说:“40多年前,我跟诵老学书法,茂全还是小伙子呢,他也在那学。他这书法呢,也是得到诵老的肯定,诵老在去世之前还将好多手稿,很珍贵的东西,都送给他了,说明诵老对他很器重。”





淳一·书法作品



“勤而不辍”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七哥 60 载书法道路一直勤奋、不知疲倦。上世纪70 年代末,七哥结束插队生活返城后,经历颇为丰富,各种小工都干过。进工厂开过冲床,当过装卸工。到北京京剧院画过舞台布景,后来进了“致美楼”饭庄当服务员 。因为会写书法, 七哥在致美楼还兼了写菜谱的活儿。由于七哥书法清奇 ,致美楼的菜谱很火,不是被就餐者拿走,就是有人出钱收藏。有一次,著名画家黄胄到致美楼就餐 ,看见菜谱上的字,素朴雅逸、体正格高,大为赞赏,专程找来七哥问话,七哥也由此开启了书法命运的新天地。

此后,七哥名声渐响。人民大会堂、纪晓岚故居、鲁迅博物馆都收藏过他的作品,他的书法作品也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连沈鹏先生都感叹:“古人有悔少作之说,茂全弟其可以无悔也 。”




淳一与沈鹏先生


1988年,七哥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专攻书法,师从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借深造之机,又从启功、萧劳、刘炳森、沈鹏等当代著名书法家那里广吸学养。确如李燕(李苦禅之子)教授所言:“程茂全走的是正道,他有很好的文化环境,见过很多大家写字作画,他看的是真艺术,学的是真本事,不在乎外在的标签。”




淳一与李燕先生


聊起对书法的感悟,程茂全说,书法贵在“静气”。提笔落字须静心,即使是草书,也绝非轻率浮飘。有笔画的时候重,没笔画的时 候轻。不要心浮气躁,气度缓、行笔慢、顿挫圆,如锥入沙,力透纸背。七哥相识54载的老友崔如琢先生说:“看到茂全写的这么多 作品 ,让我非常惊讶 ,他不止写章草 ,还把大草狂草都结合在一起,神采飞扬,写的非常好。”




崔如琢先生为淳一60载书画展题字:“挥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 临摹图上留美名 ·   



七哥习书也作画,尤擅画虾、墨竹、牵牛花。七哥曾跟随著名画家俞锡瑛学素描,(俞锡瑛曾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苦禅、蒋兆和。)在艺术道路上博采众长,不拘一格。说来也奇,七哥十四五岁的临摹之作便能以假乱真,颇受赞誉。他一直遵循父亲的人生格言“艺术道路 、人品为上” ,因此少年七哥多画梅 、竹、鹰 、虎等浩然正气的作品。




《苹果丰收图》程茂全十七岁临摹郑诵先题款



在七哥的办公室内,一幅工笔小画《苹果丰收图》十分耐看。无论是娇俏的村姑,还是勤恳的黑牛、以及竹筐里满满当当的苹果,都刻画的生动活泼,远看传神,近看出彩。郑诵先见此画作,不禁感叹七哥好学之心,便执笔题词曰:“苹果庆丰收,两筐驮一牛 ,山姑勤捆载,香色满山丘” 。

这幅画是七哥少年时学习王同仁的《苹果丰收图》的临摹之作,诵老竟也题字勉励令他十分感动。




淳一父子与王同仁先生




淳一与齐良迟、许麟庐先生




程茂全十七岁临摹《荷花鳜鱼图》八位中央文史馆馆员题字



七哥十七岁所临许麟庐《荷花鳜鱼图》更是被中央文史馆八位馆员相继题字,说起来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郑诵先、许麟庐、娄师白、萧劳、欧阳中石、刘炳森、沈鹏、李燕,可谓是众星捧月。他自己曾调侃:“我虽然能耐没有他们大 ,但是我故事多啊 。”

郑诵先在留白处写道:“茂全年方十七 ,当专心致志,他日定有其成,爰为制字,曰淳一,以为之。”




淳一与欧阳中石先生



“淳一弟幼年从师郑老诵先学习章草,日复一 日,用功不辍,有今日成就,皆诵老教诲也。此物乃淳一弟17 岁临摹之,屈指已26年矣。今见此物颇为感悟 ,因以数语记之 。86 叟许麟庐于顺义竹萧斋。”这是齐白石高足许麟庐给七哥《荷花鳜鱼图》上的寄语。欧阳中石先生题:淳一学画诸大家皆落墨褒勉,可见前辈之心也。




     


淳一与启功先生



1981年,24岁的七哥和启功启老合作的墨竹图《清风高节》意境高远,茂密的竹叶修长而不露锋芒,挺拔而又含蓄,竹影疏落,摇曳生姿。这些临摹作品,七哥一直保存至今。他说:“少时虽然文笔稚嫩,但是先生鼓励让我受益一生,我将用生命保护好这些作品。”





   ·  铁肩担当善缘广  ·   





淳一书60载书画展宴会现场



2023年10月15日,七哥回顾学书 60载书画展在琉璃厂宏宝堂隆重举行。开幕当天,名家荟萃,少长咸集。京城文化界、书画界、曲艺界、影视界、齐聚一堂,还有诸多友人从外地赶来,江苏的、山东的、海南的、内蒙的……齐白石的孙女来了,蒋兆和的公子来了,就连八十高龄的崔如琢老先生也特地从上海赶来。众多友人的捧场,让古老的琉璃厂愈发生机蓬勃。


七哥的老朋友司马南也在现场祝贺,他总结的很精彩:“淳一 先生人缘特别好,做人没毛病!作为书家,真、草、隶、篆等各个书体、各种名家的影子都在他的书画当中都有所体现,而他又能‘和光同尘 ’,和谁都能合得来,什么天花板级别,什么平头百姓都是他朋友,这就很难得了!”

七哥在和平门全聚德大摆36 桌,宴请诸位好友,席间不住哽咽: “我程茂全能有今天 ,全仗着各位恩师提携 ,朋友支持 、亲人呵护, 你们是我的天 ,你们是我的地 ,有了你们 ,我顶天立地! 回首 60 载  学书之路,同时也是人生之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最幸运的是结交  了一众好友!也正是众好友成就了如今的淳一,唯有感恩感谢,展览成功,圆了自己一个心愿,无甚作为,但凭真诚之心,赢得众友关怀!永以刻苦之心,探求书法奥义!”




淳一·书法作品



恩师郑诵先的“为人当自立,学习在多思,职业无高下,品流有尊卑” 的教诲他时时铭记并身体力行。七哥虽为名人,但丝毫不摆架子,成名后,不忘提携新人,颇有大师风度;他为人低调,热心快肠,豪爽大气;记得一次和七哥出席活动,合影拍照的环节,他一把拉住角落的我,让出中心位置,让我颇为感动。七哥侍父至孝,待师如父;对友至诚,肝胆相照;他曾说:“别人对我不好,我不知道;但是,别人对我好,我一定涌泉相报。一路走来,我从恩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艺品,更多的是人品:‘人比钱贵,德比艺高’!”


作为北京市连续两届的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城区文联副主席,北京琉璃厂宏宝堂董事长……七哥的头衔很多,但是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 书家”!七哥曾说:“我不是书法家 ,中国自古至今就没有‘ 书法家 ’的称号,我更愿意称自己为‘书家’。‘书家’二字,既文雅又暗含不断追求艺术高度的理想,我喜欢。




程相会会长(前左三)和程家人贺淳一书画展



如今,七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会和家族事业当中。北京程氏家族程相会会长在谈起七哥时深有感触,他说:“本家茂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抗震救灾捐资捐物、春节送福下乡、慰问解放军、组织 爱心义卖 … …是一个很有情怀很有担当的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 宝‘ 二程理学 ’强调的是天理 、良知,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这一点 在茂全本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的为人、品行、以及在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以他为荣。”


听七哥的故事,就好像一部历史大戏在你面前缓缓展开:恍惚间,我好像看到60 年前丁章胡同15号院的少年手握毛笔: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跨越时空 , 向我们走来。






 后記 


写完献给七哥的小文,时近午夜。遥望窗外月朗星灿,掩卷沉思,浮想联翩。

古人云:文以载道。似悟:推动历史前进者,并非排天浊浪,而是涓涓细流——似乎不引人留意且水滴石穿的无形文化。七哥的身上, 落笔是文化,张口是历史。他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历史,更是他家族的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历史。


程稀

作家、媒体人

癸卯腊月二十于京东九兰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