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
在寒冬来临之际,万娟的作品带我们重温春天那窈窕的倩影,感受微风掠过轻柔的湖面,萦绕在周围的野花绽放,浅浅淡淡,融融冶冶,静谧而温馨。欣赏万娟的画,犹如王安石的诗:“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画如其人,万娟也是一位性情安静的女孩,只是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的心。这几年与她的接触,绘画、理论上的交流,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研究生的学习激发了她强烈的创作欲,每天在狭窄的教室中埋头创作,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与师友讨论,笔下更是勤耕不辍,从对技法的熟练掌握到对材料的积极探索。每次面对她的作品,都使人眼前一亮,万娟力求在没骨花鸟的技法上提炼出自己的表现特点、融入自己的观察视角,更加凸显花朵在阳光下的层次感。万娟用她的努力,呈现给大家近两三年的收获。
每每在繁多的工作中,路过教室,看着学生们不断有新的作品涌现,也使我沾染了无限的活力。
感谢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给予年轻艺术家的关注,祝愿万娟的艺术之路沐浴春之阳光,收获秋之硕果。
谢青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教授
花鸟画系主任
2022年11月
柔蓝一水 200x220cm 纸本设色 2022
· 寄语万娟 ·
万娟的绘画通透、细腻,展现出她特有的艺术个性。她的花卉作品居多,流畅明快,画面中层层叠加的花瓣,自然舒展,带着观者神游其间,似乎能感受到柔润的空气,呼吸都变得顺滑而平和。
艺术家想要形成自我的艺术风格,需要长期的积累,非常不容易。万娟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就能够比较恰当地在作品中呈现个性面貌,十分难得。个性风格来源于几个方面:首先来源于艺术家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它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其次,还需要艺术家通过成长环境的慢慢熏陶进而逐渐养成。再次,艺术个性也要靠艺术家有意识地自我培养与生发;最后,还要在反复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语言方式,才能发展成个性化的风格。
很显然,万娟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她自己的独立思考,我相信她会规划好自己的创作,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纯净。
阴澍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系主任
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
拾春 34x46cm 纸本设色 2022
· 师友评语 ·
郑鹏伟 (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没骨花鸟画作品,难于得“净静”之意,更难于从“千笔万笔”中读出画者的“声情并集”,即在勾花点叶之中融含的是自然物华,更是画者的心境流淌。本科阶段万娟的花鸟画以拟古为主,初学恽寿平,旁及明清的没骨佳作,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深得恽南田所言“质朴自然,是之谓然”的写生之妙。她的没骨花鸟画淡雅清澈,纯净自然,通过没骨画表达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折射出自然造物的盎然生机。
万娟本科毕业后考取中央美术学院,进入谢青教授工作室深造,对绘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她致力于探索传统没骨花鸟画法式在当下文化语境下的表达,心境与作品息息相关。近期万娟的画面中更加流淌出源自心灵的清新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虽清淡却更有余味,人心画貌、其实一也,祝愿万娟在今后的创作中向我们更好的展示她隽雅的作品和澄明的心境。
王素柳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创作员)
2015年我与万娟同时进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便有了难得的四载师徒之谊。从入学至毕业,一直见证着她的勤勉与对专业的执着。万娟生性娴雅恬静,笔端有着与生俱来的一股清气,这是画者最为珍贵的天份!本科期间其钟情南田没骨花卉一门,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深入的研究,在同门中已露头角。经过三年央美研究生的学习,喜见其近期作品更上层楼。近作布局开张,用色自由娴熟,外师造化之高妙,中得心源之逸趣,将女性对花卉细腻的感受都诉诸笔端,天生的清丽雅静之气自然流露,实为难得!相信其人生再加以磨砺,笔墨再经淬炼,未来可期也!
杨继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青年画家)
万娟高中时来北京跟我学画,那时候主要是以素描色彩为主的艺考培训,在班里她是非常努力又谦逊的学生。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出去写生,她整个下午都在画一片落叶,将落叶的纹理细节描绘的非常生动,很有情感和温度。后来她通过努力到上海师大读书,学习国画专业,也印证了她当时说的对中国传统绘画有兴趣的想法,本科毕业后她又考到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这依然是她勤奋努力的结果。最近跟我说要办画展了,真的为她高兴,生活里的万娟不善于表达,她想说的可能都在画里面,一路走来非常不易,但她始终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祝福万娟生活和学业都越来越好,预祝展览成功。
马楚航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青年画家)
万娟的花鸟画呈现了其对生活细腻敏锐的体悟,表现了她眼中自然的韵致,初步形成了具有自我面貌的表现语言。她从传统的南田三任入手,形成其较为扎实的传统笔墨语言基础,她不仅停留在传统的维度中,还不断探索载体材料的应用以及对于物象质感的研讨,如近年所作的《雨过清香发》、《霜落寒雾起》等作品,以不同材质和密度的绢布,发掘不同笔墨载体所呈现的表现可能性,增加了表现的张力,另外作品《清影》《虞美人册》,表现了其面对自然的别样视角,参以主观的色彩意识,构建了其清润通透而又纯净浪漫的画面气质。
焦佳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
万娟的没骨花卉画是以其文人画家的素养、气质和审美相融合。她的绘画在秀丽、洁净和淡雅之中蕴含着清丽冷艳。在取法南田时,她加以幽淡、秀雅之笔。在造型上从自然出发的同时,更注重情感的积蓄、酝酿。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一种“交融一体、物我相忘”的状态。
万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始终能立足于生活表达自我的感受。她学古不泥古,创新而不标奇立异。无论是题材寓意还是作品格调都不片面求新,可谓是“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她的画正如她的人一样有一种天真稚趣,这种“趣”强求不来,是她的个性和气质的自然流露。祝愿万娟的展览圆满顺利,今后的创作佳作频出。
花翻蝶梦 61.5x165cm 绢本设色 2021
关于艺术家
万 娟
201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0年—至今硕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创作自述
此次展览的作品是我近年学习探索的一部分呈现,在传统的没骨花鸟画技法基础上,希望通过我个人的视角与感受加入一点主观的尝试。在美院的学习让我逐渐打开绘画的眼界和思路,日常与师友的交流使我不断增进创作的认知调整推进的方向。
在临习和创作传统没骨花鸟画的实践中,我的导师时常会给予一些新的启示和引导,如建议我可以多看看版画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中的一些偏平面的语言建构,这给予了我崭新的思考。那段时间正值在构思十二张以虞美人为题材的组画,同题材同尺寸的作品在画到第七、八张的时候停滞在构图的构思里,巧合间看到一组压花效果的虞美人,干枯后的虞美人花瓣在平面里层次变化丰富,干花的外边缘线恰好和与熟宣纸上用水充足后边缘积所留下的线很相似,我便开始试着这种偏平面化的表现,在固有的思维里会把植物的结构和层次尽可能的交代清楚,一边画的过程中一边思考是否可以试着脱离一部分的物像,有目的地明确画面中的某一个点,在尝试中渐渐有了一些思路随即着手更多的尝试。
再接连的尝试中开始不断遇到问题,特别是相对大一点的尺幅和题材等因素的变化,如何用丰富的物像既能支撑画面又能协调统一,我开始尝试处理画面中的虚实关系,把叶片或是第二、三层次的物像虚化一部分充当背景的氛围,画面中虚层次的表现除了熟宣,也逐渐在生宣、麻纸、麻布等材料上尝试,对于技法和材料的尝试,导师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这些不同材料所呈现的画面虚实效果也不相同,运用材料的特性将作品的立意更好的契合也是我在创作上的不断思索。
此次的展览是对我的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还有许多的不足和不成熟需要时间的沉淀来完善,对画面的思索和实践在未来的时光中将继续前行。
初露 93.5x33cm 纸本设色 2022
聆听幽蓝
马龙 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
欣赏一幅画,人们往往只关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但很多时候,那些以色彩取胜的作品则会带给人更多画面之外的感受与想象。人们喜爱色彩,不光是因为颜色具有造型的功能,它同时还有光泽,有轻重,更有节奏和韵律。比如蓝色,它就是一种被大多数人喜爱的颜色,这种颜色可以带给人沉静、清凉、明快等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蓝色是为绝大多数人喜欢的颜色,它深邃、博大,就像天空、海洋,即广阔无垠而又涵容万象;它夺目,但却不喧哗,因此充满了智慧,代表着永恒;它理性、冷静,处处都闪耀着灵性的光芒。
万娟的作品便是以蓝色为最主要基调的,或者说她更擅长使用蓝色。蓝色或蓝色系色彩的运用,让万娟的作品在一片澄明中展现出一种轻盈与空灵的美感。她的画中,蓝色有时候是主题,有的时候是背景。在这些物象与色彩的转换中,仿佛有光芒,也仿佛有声响。这一抹幽蓝,轻盈如梦,缥缈如影,仿佛夏日林间清新怡人的凉风;蔚蓝天际自由舒卷的游云;静谧的月光下湖面闪烁的微光。聆听幽蓝,就是聆听万娟作品中蓝色的跃动,那跃动让人感到欢乐,心情舒畅。
清幽、明净、淡雅、静谧,是万娟作品中由蓝色而变化出来的赋格曲调。她的画中,有细微而丰富的色相与明度差异的回旋变幻,像不同音色、节奏所组成的美妙旋律,如慢板般舒缓,像夜曲般低柔。在这低声细语,默默倾诉间,那乐声悠扬,自由流淌。有时候,万娟的蓝色也会变化成绿色,甚至偶尔是紫色、红色或黄色。这些颜色都在一种微妙的维度中缓缓展开,仿佛一块晶莹剔透的五彩水晶,在夏日的凉风中渐渐融化、融化,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纯净,越来越轻盈,最后化成一片柔和的光,一缕淡淡的香,一串似有似无的音响。
蓝色,在万娟笔下,是她描绘的花木色彩,同时也是她心底的情感意象。欣赏万娟的画作,会生出一种轻松的愉悦之感。这感觉来自于她所描绘的鸢尾花、虞美人,或是雏菊、满天星。万娟对物象有着细腻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光有建立在常规没骨花卉写实基础上的形与色表达,更有游离于物象的自由想象。这想象就像万娟画中的一双蝴蝶,在满是鲜花的时空中自由飞翔。
庄子论“心斋”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面对万娟的画,我们不仅要细细地观看,更需要静静地听。我们观看她画中地形色,更聆听她画上跃动的声响。欣赏万娟的画,就仿佛聆听一曲曼妙的音乐。观赏者借由视觉而诉诸听觉的感受,或许更能让我们每个人都由此而进入到一个更为曼妙的艺术世界。于是耳畔又回响起朱光潜先生在其名著《谈美》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聆听幽蓝,聆听万娟,她的画里有歌声在流淌。
雨露 68x68cm 纸本设色 2021
策展人语
如幽蓝的梦境一般 去向静谧无垠的远方
壬寅冬月,万物收藏,北方的草木都渐渐安静了下来,路边也难再发现一些不具名的花朵。在这样的时节,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带着她对自然的幻想,在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的空间里留存住了一丝春意。
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时刻关注青年艺术家,致力于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助力成长的平台,也希望向社会推广优秀的艺术创作。此次华亚携手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万娟,借她的慧眼与画笔,看一看生活中我们不曾发觉的柔蓝一水。
万娟的画面,像一抹幽蓝在夜晚不自觉地从笔尖荡漾开、附着在纸上;也像是在某一个清晨从湖水的倒影中轻掬而出的一捧静谧与清新的天光。从她的作品中不止能看到花,也能嗅到晨雾,听见晚风,能够感受到一位年轻女性艺术家笔下流淌出的柔和、清雅。
万娟虽研习传统书画技法,但却不拘于传统,在创作中她赋予了作品同她一样鲜活的生命力,她的墨在纸上似乎从不做停留,而是在花径之间自在流动。那些丝柔的花瓣将观者带入一个空灵、飘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片刻的清幽。
这个冬季,让我们从平日浮躁的情绪中暂时脱离,来到万娟的作品面前,共赴一场幽蓝的梦境。
迪丽娜尔·包尔汉
“褪去五光十色的喧嚣,告别灯红酒绿和灯火阑珊,回归生活里,一定是一种蓝色。” 万娟用柔和灰调的蓝色触动了我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她的花草透着无比的宁静与温和,花型层叠的那种柔波,是一种淡然的生活状态。‘’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蓝色,平和、包容、沉静且有自信力!万娟的蓝色,是一种态度。
刘欣
万花草叶落人间,娟雅尔尔拨心帘,人与生活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热爱,花叶琴音永在心,揽清风,煮秋茶,心纳万物,随喜随安。
赫晓曦
· 作品欣赏 ·
飞燕草 34x36cm 纸本设色 2022
朝颜 46x34cm 纸本设色 2022
虞美人 93x60cm 纸本设色 2021
清音 46x39cm 纸本设色 2021
霜落寒雾起 38x45cm 布面设色 2022
月来弄花影 100x60cm 布面设色 2022
雨过清香发 100x60cmx 布面设色 2022
谧 90x90cm 纸本设色 2020
虞美人 34x46cm 纸本设色 2021
湖色映晨昏 46x34cmx6 纸本设色 2022
清影系列 38x38cmx8 纸本设色 2021
虞美人册页 34x46cmx12 纸本设色 2021
绢卡系列 21x29cmx7 绢本卡纸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