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作品 > 权威推荐 >> 文章内容

【喜迎二十大】纪清远 : 名家作品欣赏

[日期:2022-10-14 14:53]   来源:  作者:杜鹃   阅读:64718








 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会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纪晓岚研究会顾问。







  · 古 风 ·  

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认识纪清远是因为他的画,一幅关于老舍的作品,飘雪的古街里的老舍很是苍凉,作品抑郁的光泽直逼人心。后来还读到一幅关于四库全书编撰的群贤图《旷世巨典》,酣畅大气,知道其心都在历史的隧道里。印象里他不是那种陷在小桥流水里的人,儒家的社会关怀心境似乎很浓,所以不是山林画家,也许颇喜欢融入到社会思想的激流里吧?后来才知道他是纪晓岚的后人,便想起古人的遗绪,《阅微草堂笔记》的缕缕古风,何其苍劲。我觉得他似乎一直在与自己的先祖对话,那些画作偶能看到他们血脉相似的笔韵。

今年春天的时候,去美术馆参观过他的画展,看到了他的代表作这才对他有了系统了解。我对他的人物画有些兴趣,因为都有些想法,蕴含着自己独有的体味。素描的功夫很深,传神而多趣。他是个关照历史的艺术家,没有在旧文人的小情调里盘旋,对风花雪月的态度是现代式的。而历史里的谜一样的存在,他是研究的。于是在题材上不限于一两种意象,在宏大与细小间往复流盼。狂放而不失儒雅,在最沉郁的时刻依能释出暖意的光泽。比如他画鲁迅,就没有金刚怒目的一面,温和的东西隐含在里面。好像他性格里的因素也流到其间。那幅关于齐白石的作品,流溢着温润的气息,是从心底流出的礼赞。画这些历史人物,他的笔触有着神圣的一面,这一点和读书人的庄重感很相似,我也由此想起其先人纪晓岚的笔下的人与事,未尝不是一种审美的继续只是被历史牵着走的时候多,自己被巨人的光环罩着。

倒是那些关于孤苦的文人的形影的把握,有灵动的一面。在这类人物画里,就摆脱了此类思维模式。他关于古人乡间野店的描述,就有孤独的形影在里,栩栩如生,笔墨里不乏忧戚的余韵,隐隐地在流出,看出了他的内心沉寂的一面。比如《踏雪图》,就空漠得很,在那些旧山水的记忆里,不时有无边的忧伤,神里是静谧的沉思。《听泉图》有杜甫式的清冷《江寒独钓》分明是明人小品,孤傲里的沉静,有心灵的快慰。这些作品在什么地方有他自己的形影,我喜欢他这类的作品,因为那些绘画语言是自己的,想必泼墨时内心也是快慰的吧?

国画是中国式的思维现在还在老路上走着。艺术的现代性,大家喊了许久。可是国画怎样现代性地表达,我不太知道。看到林风眠、吴冠中的作品好似悟了一点。可是那样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不知道画界怎样定位纪清远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人物变形,是受到现代主义的暗示的,虽然自己走得并不远。他有时自觉地回溯旧路,以朴素的心面对世界所以也有诸多传统的笔墨,士大夫的东西也未尝没有的。现在的艺术家,有古风的不多,不太会传达幽情了。他的笔触使我领略了旧式文人的风骨,加之一些现代的体味,遂有了古今融合的图景。我和他年龄差不多,受的教育也相似不过他是蒋兆和的学生,人物画的功底深,蒋氏的史诗风格影响了他也是可能的所以他的作品就多了种厚重的东西。蒋兆和的作品常常在忧患里表达自己,国家与民众、社会情怀与自我个性都结合在一起纪清远的笔触偶能流出此风,都和新旧传统有关是无疑的。

他的夫人卢平也是有趣的画家,与他的风格不同。那是工笔兼水墨人物写意,人物与山水的娟秀的一面楚楚动人。如果说纪清远是唐诗的笔法,有高古的一面,那么卢平则是宋词的流风无疑了。那些对四川乡间女子的美丽的量,清丽而委婉,似山涧流水沁人内心。他们的一动一静,一苍劲一绵软,恰是一曲合唱,唱出美感的多极来。

画坛如文坛,没有一个核心的流向,这是艺术自觉的时代,文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路。我曾去过八大山人纪念馆,看过八大的真迹,欣喜不已。曾叹那样的妙笔不多见了。今人齐白石等略有奇气,得古人的要义而另起新路。国画的发展,是回到明清还是走到民国,或从洋人那里得到点什么,不得而知。我读到纪清远夫妇的画,看见彼此差异如此之大,也就相信艺术的空间的确比我们预想的要大。旧艺术形式如何翻出现代的语言,更自由地被使用着,他们在实践着。看其画,觉得历史的确没有被割断,那倒是真的。







  · 作品欣赏 ·  





《双清春晓》纪清远作





《情系众生》纪清远作





《京剧大师马连良》纪清远作





《奥运之父-顾拜旦》纪清远作





《黄土高坡》纪清远作





《乡音》纪清远作






《春日有织声》纪清远作





《湧泉》纪清远作





《岜沙猎手》纪清远作





《雪漫雄关》纪清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