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书香海淀 礼赞光辉百年
海淀美术馆雅风名人大讲堂
在2021年海淀全民阅读季之际,为巩固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海淀美术馆北馆特别推出雅风名人大讲堂直播“共建书香海淀 礼赞光辉百年”读书汇《画里相逢》直播。
本次读书汇《画里相逢》,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朱万章携带他的新书《画里相逢-百年艺事新见录》、《画中有你-中国画里的十二生肖》做客海淀美术馆直播间,讲述和共同阅读百年来画史演进的历程,带我们畅游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追寻中华文明发展的足迹。
海淀美术馆(北馆)作为海淀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之一,肩负着传承文化经典,推动美育普及的重任。秉承“做人民的美术馆“的宗旨,把大美传播于人民。特别疫情后,我们发挥艺术力量,助力抗疫。美术馆利用新媒体优势,及时推出雅风名人大讲堂直播,以增强文化传播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在海淀这块创新的热土上绽放多元化艺术光彩。
本期读书汇于6月20日下午3点在海淀美术馆直播厅开讲,虎牙、腾讯、百度三个平台同时直播,参与人数 48800人次。点击下面链接观看百度回放,内容同样精彩!
海淀美术馆读书汇-画里相逢
主讲人:朱万章
直播现场
第七讲
关山月的人文情怀
人物画虽然不在关山月艺术生涯中占据主流,但在其艺术成就中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线描画法仍然是它的主要选择,他在创作中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主要是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渲染。即发挥其山水画特长,而不是精到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实现的,其现实关怀是这一时期人物画的主要特色。
传统线描人物画与敦煌壁画是关山月人物画的艺术源泉。和其他传统型人物画家一样,关山月以线描入门奠定其坚实的人物造型基础。在其传统的人物画中表现出的岭南特色也最为显著。关山月早年在刻画人物的“形”与“神”方面,一直秉承着“以貌取神”的传统。因而使其人物画形神皆备,关山月在一首题为《形与神》的五言诗中写道“若使神能似,必从貌得真。写心即是法,动手别于人”,显示其早年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1943年关山月远赴甘肃敦煌临摹壁画80余幅,成为他人物画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山月用水墨大笔着重地在人物画刻画方面下工夫,寥寥几笔,显示出北魏时期气势磅礴的神韵,表达了千余年敦煌艺术从原始到宋元的精粹,真所谓“艺超时代之美”,据此可看出敦煌壁画在关山月人物画嬗变中的意义。
和其他很多临摹敦煌壁画不同的是,关山月不是简单的临摹和复制,而是在临摹过程中不断融入自己的笔墨与创意。在其临摹的敦煌壁画作品中,我们已经很自然的感受到一种极为个性化的笔意。无论是写实的佛像如《4四十九窟-宋》还是写意的歌舞如》3三百洞-晚唐舞姿之二》等都是在敦煌壁画基础上的再创造,除了在构图与题材方面还保留着原始的敦煌壁画雏形外,其他如笔墨、颜色、意境等方面,几乎是个人的笔情墨趣。
关山月在人物画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题材和技法上。如果以。1949年为界,将关山月人物画分为两个不同时期的话。前期主要是传承,后期则多为创新。前期他主要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线描与敦煌壁画。在1949年后,他主要生活是在香港。在这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以水墨为主的人物写生作品。如《绞线》《锯木》等作品,在这些类似炭笔人物画的作品中,不难感觉到关山月有意或无意受到西画写实人物画技法的影响,在人物的透视、轮廓、物象的刻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痕迹。
在50年代以后,关山月人物画进一步在题材上拓宽了描绘的领域。她很自然地将笔触伸到主旋律下的各种人物造型和新形势下的社会建设中。在技法上。关山月一方面和当时所有的国画家一样采用了重彩视觉冲击力强的色彩渲染新时代新人物新气象另一方面将传统山水画与与现代人物画相融合。以大场面,大制作来表现一种辉煌的气势。
50年代以前的人物画中,关山月的人物画充溢着一种。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破山河碎的痛心。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体现出关山月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50年代以后。关山月笔锋一转。在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很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歌颂新生事物。
无论从20世纪人物画演变的历程,还是关山月人物画本身在技法题材人文精神方面的特色都不可否认,其人物画在美术史上所占据的分量已经越来越明显。研究并进一步认识关山月人物画的意义在于,当他的山水画和画梅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同时。其人物画已远离“余兴”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