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张蒲生
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
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
借书画之荣耀,扬民族之风采,
庆建党之壮举,助中华之豪迈!
名家简介
张蒲生:1936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福佑村。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同年来天津美术学院工作至今。曾任天津美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文化部颁发的全国艺术学科第四批学位授予权评审委员,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现为天津美院教授,白洋淀诗书画院首任院长等,并兼任全国多个省市、多家书画院名誉院长职务,其传记被载入几十种名人辞典中。
擅长写意花鸟画,偶作山水画,其画重视花鸟与环境的结合,其艺术创作来自生活,大气有新意,笔墨苍润,形象生动,返璞归真,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情趣。画作取材广泛,他画过梅、兰、竹、菊、月季、牡丹、藤萝、牵牛花、丝瓜、葫芦、海棠、荷花、向日葵、松、柏、苞米、高梁、蔬菓等四五十种植物。画过鹰、鹤、翠鸟、八哥、鸭、燕子、金鱼、鳜鱼、青蛙、蝴蝶、蜜蜂等三四十种动物,昆虫;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以麻雀为主体的作品,画中常常表现各种麻雀动态,少则一两只,多则几十只、上百只,遥相呼应,十分活泼灵动,充溢着热烈、喧闹而欢快的气氛,每幅画都是有生命的活泼的世界。如代表作《瓦雀归巢》、《天高任鸟飞》、《太平盛世看雀趣》、《丰收粮仓足,不怕瓦雀多》、《梅花欢喜漫天雪》、《百雀图》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有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1983年6月随李瑞环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日本,并举办了个人画展,曾出版过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张蒲生》,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蒲生》、《荣宝斋画谱》、两集,《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张蒲生》、《盛世中华书画作品精粹张蒲生》、《中国近现代名家张蒲生选粹》、《当代中国画领军人物张蒲生》等三十多种个人专集以及五百多种合集。全国北京、天津、陕西、山东、广东、河南等多家省市的电视台曾多次报导对其的专访节目或答记者问节目,九州等多家音像出版社曾出版发行其经典作品欣赏光盘。
《雀情、亲情、画情》
——张蒲生和他的作品
文/罗文华(著名文化学者)
“重阳咏晚晴,笔墨吐心声。醉写秋菊意,花香不借风。”这是今年78岁的张蒲生先生在一幅描绘秋意的写意花鸟画上的自题诗。此诗此画,是他此时此刻的心境。
金秋时节,江天寥廓。沽水两岸,云淡菊黄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张蒲生执教54周年、从艺62周年美术作品展”近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张蒲生先生数十年创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为众多书画爱好者和美院师生提供了一道视觉盛宴。
《荷花》
张蒲生先生是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全国书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文化艺术界杰出人物推选委员会推选张蒲生为中国画坛30位杰出人物之一。张蒲生1936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张蒲生擅长写意花鸟画,梅、兰、竹、菊、月季、牡丹、雄鹰、游鱼等常见于他的笔下,尤其擅长画麻雀。其作品多描绘平凡的事物,给人以十分朴实、亲切的感觉。画面中常常表现一群麻雀的各种动态,充溢着活泼而欢快的气氛。出版有《张蒲生画集》《张蒲生评集》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代表作《瓦雀归巢》、《晨曲》、《麦场无人时》、《雀趣》、《风雨欲来》等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张学良将军是著名的艺术收藏家,曾经珍藏了宋代以来大量的书画精品,他生前特意收藏了一幅张蒲生的代表作。
《秋菊》
《瓦雀归巢》
《童趣》
《风雨预来》
此次张蒲生画展开幕式后举办的艺术研讨会,开得朴素而热烈。数十位天津美术学院老教授和历届毕业生争先发言,大家除了高度评价张蒲生在艺术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外,几乎都谈到改革开放初期在天津美术学院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张蒲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谈到张蒲生在担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和解决教职工生活实际困难方面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天津美术学院在举办孙其峰先生书画作品展之后,当月即举办“张蒲生执教54周年、从艺62周年美术作品展”,这是对在天津美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特殊贡献的老领导、老教授的一种尊敬,也是对天津美术学院光辉历史的一种弘扬。
《梅花欢喜漫天雪》
《百雀图》
《家常菜》
矗立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门前中山路旁镶嵌着张蒲生先生大幅彩色照片的宣传牌,在无声地告诉来的人们:张蒲生是天津美术学院的一面旗帜。画麻雀是张蒲生的看家菜、拿手戏。最早的麻雀画出现在六朝,唐代的边鸾,五代的滕昌佑,宋代的赵佶,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清代的华新罗、任伯年,近代以来的齐白石、王梦白、金拱北、丰子恺、赵少昂、黄胄、孙其峰、汤文选等,都是画雀高手。当今最精于此道、万众瞩目者,则非张蒲生莫属。尤其像张蒲生这样在一幅作品里画这么多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瓦雀者,确是史无前例的。 但在他笔下麻雀的造型与动态各有特色,即使数十上百的雀群,也没有重复雷同。张蒲生明确提出自己画的麻雀,并非广义上的麻雀,而是特定意义上的“瓦雀”,即农家茅屋瓦舍中的“家雀”。他立志用小瓦雀表现大精神、大境界,并为其笔下的瓦雀注入了浓浓的乡情乡思、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的独特情怀。
《凌霄》
《月季》
张蒲生画瓦雀,实是表现画家自己生活在宇宙社会中的精神家园。他的瓦雀作品,有他的思乡之情,有他童年生活的乐趣,有他对农家生活、劳动、田园等各种场景的美好忆念,有他对生活中冰霜雨雪及各种艰难坎坷的顽强应对及抗争,有他在获得成果后的欢乐歌唱,有他对时代变化的灵感妙悟。所以他画瓦雀就是画他自己的情感,画他自己的身世,画他自己的遭遇,画他自己的甜苦辣与喜怒哀乐,更是画他的心灵、梦幻与追求。如他在其画集后记中所说:“我是陕西人,从小爱麻雀,画麻雀。麻雀虽小,也很普通。但是因为普通,它才更向命运抗争与奋斗。生活中的我正像一只小小的麻雀,精神家园在我心。仰视苍穹,世界的一切装在我心中。"对此,著名美术史论家水天中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在蒲生的水墨画作品前,感受到特殊的温情,它挥发着一种舒畅、和谐、质朴的生活情趣。
《葫芦满架叶参差》
《天高任鸟飞》
《瑞雪片片盖山野》
张蒲生画瓦雀,也表现了画家对自由奔放的艺术生命的追求。张生在西安美术学院受到邱石冥、郑乃珖等名家影响,在天津美术学院师承孙其峰、溥佐、萧朗等名家,对于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花鸟画更是情有独钟。著名美术史论家王振德先生指出,张蒲生画雀较孙其峰先生画雀在造型上更为简练,更为多样,更为随意,也更为生动活泼,即更为个性化、情绪化了。在笔墨上,也变得轻巧任性,不再像孙先生画麻雀那样追求厚重古拙,变书卷气味而为农家情趣。不求笔墨的凝重与洒脱,只求生活气息的浓郁。观张蒲生的画,令人觉得每幅都很新鲜、灵动:题材是新的,构图也大胆出新,画中的瓦雀更是活泼动人。正如张蒲生自己所说:“我以我画写我心,我以我心竞自由。”
《碾盘雀趣》
《麦场无人时》
六十多年来,张蒲生一直怀着充沛的感情画他的瓦雀,画他的作品。雀情、亲情和画情,是他创作的本源,更是他创作的动力。为了表述生活、表达感情、表现艺术,他要多画画,画好画。近两年,张蒲生深患眼疾,视力低下,但他努力克服生理上、生活上的困难,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依然濡墨含毫,勤奋创作,画了很多大尺幅的写意作品。他不愿放下手中的画笔,因为每当他拿起画笔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油然映现出那些自由欢快的瓦雀,还有那些粗犷的农家茅屋瓦舍、磨盘、篱笆和电线杆;映现出来幼时他那位民间艺人的祖母教他画画的情景,还有目前他那位同是画家的老伴儿重病卧床的情景:映现出几十年来在生活上、艺术上帮助过他的许许多多恩人的面孔,还有目前还需要他帮助的乡亲们朋友们,也包括很多陌生人们的面孔。所有这些感情,凝聚在他的画笔上,凝聚在他的生命中,成为他最重要的使命,而且是永恒的使命。这与当下那些纯为画画而画画,或为金钱而画画的“画家”们相比,是有明显区别的。
《丝瓜》
《迎客松》
这样的雀情亲情和画情,使得张蒲生的作品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拥有众多的观赏者、爱好者,心仪者。这也是那些纯为画画而画画,或为金钱而画画的“画家”们所不能理解和无法达到的。如今,年近八旬的张蒲生先生仍在不懈追求艺术上的阳光色彩,追求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串红开似火,繁蕊报秋风。叶乱托花秀,含霜色更浓。”这首《一串红》画上的自题诗,正是张蒲生先生的晚霞风采、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