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美术资讯 >> 文章内容

海淀美术馆(北馆)雅风海淀名人大讲堂云课堂——中国美术史浅谈

[日期:2020-08-26 19:00]   来源:  作者:王建飞   阅读:34452

第四十五课:隋唐绘画发展(七)

“竹林七贤”作为汉末六朝清谈玄学的名士代表,其故事题材被历代艺术家创作,不同时代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竹林七贤"均为魏晋名士的翘楚,身处瞬息万变的政治风云之中自然难以在纷乱时代中独善其身。他们七人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阮籍不拘礼法、我行我素,嵇康逍遥山林、亦隐亦仕,山涛亦官亦隐、沉浮于世,向秀逍遥,王戎悭吝,刘伶醉酒,阮咸弹琴……各不相同、其志各异。而在后世士人的接受过程中,竹林七贤却逐渐形成了集体化的艺术形象。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时的人生选择几乎涵盖了我国后世古代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大部分模式,他们作为集体出现时又呈现出谈玄醉酒、自然风流的魏晋名士形象。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人团体,竹林七贤的命运遭际、艺术创作以及审美境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文人心理和文学作品的发展。七贤在世时便已经颇具名望,关于他们的精神、行为、生平、外貌和气度,不断被当时及后世文人追慕和效仿。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是不同时期对竹林七贤的不同解读,反映了不同年代文士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唐代画家孙位

和他笔下的《竹林七贤图》

孙位(公元九世纪),一名遇,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擅画人物、鬼神、松石、墨竹,所作皆笔精墨妙,雄壮奔放,情高格逸。尤以画水著名,与张南本善画火并称于世。举止疏野、襟韵旷达,喜饮酒,罕见其醉。乐与方外人往还,然对豪贵相请,则礼有少慢,纵赠千金,难留一笔。曾在蜀中应天、昭觉、福海等寺院画过不少壁画,俱笔简形备,气势雄伟。画迹有《说法太上像》《维摩图》《神仙故实图》《四皓弈棋图》等2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高逸图》绢本设色

孙位 唐代

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

藏于上海博物院

《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是唐代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画名“孙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这幅图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该画作刻画了魏晋士大夫“高逸风度”的共性,又刻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现存《高逸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只剩四贤。在长卷式的画面上,主体人物是四个封建士大夫分别坐于华丽的毡毯上,每人身旁都有一名小童侍候。

右一为山涛,体态丰腴,身披宽襟大袍,上身袒露,披襟抱膝,倚坐在华丽的坐垫上,这位性好老庄头微微仰起盯着正前方,眉宇间流露出矜持、傲慢的神色,他身边摆着精美的酒具,侍者手托一琴,略有疲惫之色。

《高逸图》局部——山涛

二为王戎,跣足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懒地搁在右手上,正凝神静观,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侍者捧卷立于其旁。

《高逸图》局部——王戎

右三人是写“酒德颂”的刘伶,此公“车后荷锸”醉死便埋的潇洒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他满颐髭须,双手捧杯,回头做欲吐之状,侍者捧唾壶跪接。饮必醉、醉必吐、吐复饮,嗜酒如命也不过如此了。

《高逸图》局部——刘伶

左一人是与嵇康齐名的阮籍,他手持尾尘,身着宽大的衣袍,似面带微笑,悠然而坐,一副自得其乐优哉游哉的样子,旁边的小童端着杯几俯首听命。画中诸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彼此之间以蕉石树木相隔,使气氛静穆安闲。在这幅残缺的《竹林七贤图》中尚缺嵇康、向秀、阮咸3人。此画在丰富人物个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表述了人物的身份,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线条细劲流畅,如行云流水。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而补缀的木石已用皴染,开启了五代画法的线路,使《高逸图》在传统人物画的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高逸图》局部——阮籍

孙位的《高逸图》将诸贤分别置于重彩浓色的花毯、花垫上。以浓重色彩和木石等配景与人物的淡雅形成对比。画图的“富贵气”更突出了人物“高贵”,同时也诠释了何为贤一一富而不骄、贵而不霸。这正是晚唐以前传统人物画高度成熟的典范,一方面是人物的传神写照,一方面又是高古的装饰风。

这七个东晋王朝的贵族知识分子,尽管他们才华绝世,个性乖张,狷介狂放,大多对司马氏政权采取鄙视和不合作的政治态度,但作为“士”他们不可能没有庙堂之志和庙堂之想。这大概就是孙位赵佶眼中的“高逸”。同时他们又有不合流俗、睥睨权势的江湖之行和江湖之性。后世看重的便是他们的如竹之节,如酒之情,是放浪形骸的“野逸”。其实一个人未必始终如一,一群人必分左右,七贤不断地被后世解读和表现,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存在已经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酵母,不断地迷醉和兴奋着我们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