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作品 > 热点书画家 >> 文章内容

【推荐】传承东洲书法意在创新 一一 书法家孙国农

[日期:2020-08-10 14:25]   来源:  作者:杜鹃   阅读:103712


  书法家 孙国农  



   艺术简历   


孙国农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海淀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协会会长、

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艺委会委员、

民进北京书画院理事、民进海淀区文化出版专委会书画研究中心主任。





   传承东洲书法意在创新   

一一 解读孙国农其人、其书法(节选

文 ∕ 骆建宏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犹如座座高山,在翰墨缤纷的传统文化中成就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含辛茹苦的奋斗精神鼓舞着后学不断心追手摹,顶礼膜拜。


被誉为清代书法第一的何子贞就是一位以其独特风格标榜时代的大书法家,尤其是其晚年的书法,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书韵醇厚,以颜体结体作为架构,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笔者以为,东洲居士的书法只能观赏而不能学,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个性鲜明,老而弥坚,内涵极多,即使学也大多在摹其形而不能通其神。


当笔者看到了孙国农的书法作品之后,眼前一亮,细细品味,改变了我以往的理念,内心震撼,曰:东洲书法有传承者。


君不见大江东去浪淘沙,真金不怕烈火炼。国农的书法,以古贤为楷模,追形捕神,渐觉顿悟,以入法度,渐显个性,追求神似和风韵,凸显了国农的书法艺术个性。会用笔则与书法有缘,用好笔则可创作,巧用笔则可创新,妙用笔方能出精品。国农做到了。他根植于古法,意在继承发展创新。






千余年之后的大书法家何绍基传承颜字衣钵,同时上追秦汉,精临诸碑,以洒脱的行草笔意写出了以天资为基础的颜体,对后世影响甚远。清末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学书迩言·评书》是这样评价何绍基的:“何子贞(绍基)以颜书为宗。其行草如天花乱坠,不可琢磨;篆书纯以神行,不以分布为工;隶书学《张迁》,几逾百本。论者谓子贞书纯以天分为事,不知其勤笔若此。然学之者,不免轻佻,则胸襟自殊也。”可见后来者如果学习何绍基,难度是很大的,学得好入味,学不好狂怪。


孙国农开始潜心研究何绍基并作为自己学书的标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慧眼和勇气,也是突破颜体窠臼的必然路径。笔者认为:一,当下的书法环境的特点是宽松不轻松,宽松也就是鼓励百花齐放,书法家竞相争渡,各展才华,绝不能仅限于恪守“老师体”(老师只教自己擅长的书体和风格)的规矩了。二,不轻松即书法家众多,精于此道的高手云集,要想在书法创作上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绝非易事,眼界、方法、机遇、努力等等因素都不能或缺。






孙国农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家父的言传身教,成就他在书法艺术领域里的后起之秀的土壤,再加上国农具有先天的天赋悟性和后天的不懈努力,使他的书法成就在北京这片书法艺苑中令人刮目相看。孙国农深知学习何绍基这条路非常艰难,过于追求单一的一家风格会局限发展而使得书法显得味道不足。孙国农博采众长,上追颜真卿行书直到二王行草书,用尚韵的笔锋书写何体书法。


看孙国农书写作品时,神凝聚力,内松外坚,中锋运笔,他的作品既呈现了比较浓厚的东洲风采,又在笔法结构、章法布局中时出新意,用笔时而散淡时而紧密,掺入行草意韵,赋有生机,他的榜书尤佳,风格自成一家,得到业内大家的首肯。

书为小技,能通大道,如果真能将这句话融入到字里行间,在书写一个笔画、书写一个字时贯彻着融古通今的理念,那么呈现给大家的就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黑白艺术,而是一种慑人心魄的大气。

笔者为:这也是孙国农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吧!



骆建红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海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