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 李孟尧
李孟尧,原名李祥鸿,1963年生于湖北荆州。
1998年从事书画创作职业至今。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家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苦禅先生的再传弟子,
稼翁草堂堂主,北京江夏书画院院长,
中国八一将星书画院特邀书画家,中国袖珍书法创始人。
李孟尧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展》创作
溶古铸今存正气 通灵感物入精微
李涵 / 文
( 李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花鸟画家 )
说起李孟尧,我自然想起孙过庭的一句话“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正如此言,孟尧的袖珍书法作品,方寸之内,数千字布局其间,错落有致,平和而生骨气,端庄而透空灵。怎么做到的?我认为是“精”,“熟”二字。
十多年前,我为《李孟尧书法集》写了一段话,给作品作了介绍后送了一句祝福语:“我坚信李孟尧袖珍书法一定会成为未来书法界的一枝独秀”。事实如此,孟尧今天能在北京乃至全国书画界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说袖珍书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十年磨一剑。孟尧创作袖珍书法或许比十年更久,从泰山摩崖石刻联想到道家思想,从道家思想联想到以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各大哲学体系,兴起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无论是儒家的“仁政德治",道家的“至德之世",还是墨家的“尚贤非攻",它们分别以各自的思想,主宰着历朝各时期的封建统治。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不管是真是假,国学思想都有着它们的历史意义。弘扬国学,将百家思想与现代人文意识结合起来,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基于这一主导意识,当年三十出头的李孟尧发下宏愿,决心用独特的书法载体将百家经典展现出来,让时人观之可穷天地之道,鉴之可尽人文之理,思之可开人生之智。“三思而举步,百折不回头”这是孟尧的坐右铭,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信念,历经无数的反复实践,终于在二O〇二年创作出了令人惊叹的微型字书法作品,我为之命名为“袖珍书法"。
《博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作品
说到‘精’‘熟’,首先应该是“熟”。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笔法熟,这是一个书法工作者的基本功;二是对书写内容熟。据我所知,道德经五千字原文晦涩绕口,如果书写者对文字内容不熟,写起来不流畅,是出不来精品的。要想把原文弄熟,非得下番功夫不可。袖珍书法的内容涉足诸子百家,各家的精神教义,要想了如指掌,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基础。
其次谈到‘精’,孙过庭说过:“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 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 ,翰逸神飞”。古人要入手规矩,及其既久,融会贯通,则熟能生巧,这就是从熟练到精妙的过渡。纵观孟尧袖珍书法作品,没有一幅不是精致佳品,如他所说“创作中决不是每幅都好,凡是自己不满意的,一律销毁,这是对自己负责”。其实严格要求自己也是做到‘精’的一种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也繁荣起来。近十年来,孟尧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书法作品的形式也多样化,从巨幅大字到长卷经文,再到各类微书,以行楷为主要格调,取法二王,兼修古今名家名帖,灵活运用自身元素,书艺突飞猛进。大小公益活动不断,并在全国各地举办多次个人书法展以及参与多次国家级社团大型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这些成绩,绝非是单一书法创作这么简单,它包含了作者自身全面的修养。孟尧本身文学底子好、加上勤奋好学,对诗书画印的相关认知及文心的滋养,造就了他艺术上与众不同的格局。
孟尧早前跟我学习花鸟,我给他讲过作画要过笔墨关。李苦禅先生是过了笔墨关的一个,说明画家过笔墨关是很难的。他牢记这句话努力将书法中的用笔方法运用到画里去,真正做到“写”画,使每幅画作都充满空灵之气,秀雅之美。他曾经作了首诗,这么说的“规矩曲直总无形,瑶草虬枝纸上生,人若得禅玄外法,即为墨海弄潮人。”这就是他对书画用笔的理解,强调了守规矩不泥古法,循楷则不落俗套的治学法则。
《江山如画》人民大会堂收藏作品
我和孟尧走得很近,经常一起出去拜会朋友、应酬一些笔会。创作时即兴作诗作联也是他的一大特长。他喜欢作诗,尤其对诗词格律掌握得非常好。平时书画创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学习诗词。记得我和他开玩笑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就诗词歌赋数量之巨,无法统计。现在这个时代做古体诗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超越古人。平时要用就借用一下古人的就可以了。”他却认真的说:“诗词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古人的诗词都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古为今用也虽无不可,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感觉,也没有时代感,一件作品缺乏了真情实感,也是一种遗憾”。作为一个书画家,学习诗词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净化灵感。畅快淋漓地将个人情怀注入笔端,不也是一件大美之事吗!”丁酉年他作了一首词《一剪梅 双节感怀》:无可奈何又一秋,雁字新回,荻咏陈讴,半窗烟柳托危楼,瑟瑟繁霜,再起清愁。情味天涯似明畴,人老关山,志负苍头,素云黄鹤那堪忧,万缕牵丝,思绪难收。这种触景生情的感怀,虽然有些黯然神伤,但也不失古风意境。另一首《浪淘沙 中秋节山西 吕梁随笔》:枫尽落残红,露重霜浓,长门衰草映寒宫,玉兔金乌清几许,烟雨梧桐。翰墨话从容,谁与情同。少年矢志早成空,北往南来随意去,任尔西风。人到中年,总有一丝落寞 的哀怨。也许正是这种文人情结,养成了他独特的个性。
常言字如其人,孟尧之书,平稳而刚健,笔法简单明快,雅俗兼顾,没有一丝的刻意做作。他做人也是这样,真诚、守信,眉宇间透露出的那种厚道,清楚明白。世俗中的不垢不净,在信念中是不增不减,真正地做到了道心自悟。他曾有诗言:年初一雪降天祥,百里冰封裹素装,莫道天公作冷暖,人间偶尔弄春寒。他把人间百态归纳为自然规律,这也是他的处世法则。
书画创作,用印章同样重要。我认识孟尧之前,他的印章已经刻得很好了。几十年过去了,刻印成了他的一种休闲方式,他的书画作品所用印章大部分由他本人刻制。他以汉印为基础,加入一些近代篆刻大家的元素,刀法犀利,顾盼有度,具有浓厚的古朴之风和现代气息。然而,作为一位已经过了知非之年的人来说,精力毕竟有限,要想做到诗书画印行行都精,是很难达到的。孟尧在这点上把握得很好,主次分得很清楚。
书画之路,艰辛而漫长。愿孟尧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养生的心态坚守这条“寂寞之路”,从而跨越更高更美的艺术境界。
〖 作品赏析 〗
《厚德载物》中国道教协会收藏作品
《上善若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为纪念八一建军节93周年自创七律一首并书写作品
自作词《玉楼春》
四条屏《梅兰竹菊》故宫博物院收藏
李孟尧作品《牡丹图》
为广东《天堂中学》题写校名
创作巨幅作品《毛家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