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 沈墨 摄影/ 三拾 美编/ 小董
主编/ 南薰 执行主编/ 雨洁
品画,赏石,千秋如对的世界
文/ 吴雨洁
8月24日,一场颇有古趣的赏石画展——仝凌飞先生绘苏轼【北海十二石】品鉴会,在北京溪山清远生活馆顺利开展。
苏轼【北海十二石】,这并不是一个寻常的主题。
即使在石界,它也很少被人谈及。它源自苏轼的一篇小文,文章一共才两百多字,放在东坡集中并非名篇;而十二块石头的原物更是散佚千年,只有《素园石谱》曾依据想象绘图并收录在书中的最后一卷……
不过,看似不起眼的【北海十二石记】却隐藏了赏石史上最令人怅惋的一个故事。画家仝凌飞能另辟蹊径选择这组石头入画,眼光委实不俗。
元祐八年,已经56岁的苏轼突然写了一篇小文,回忆好友吴子野8年前求得登州(今蓬莱一带)十二块海石的故事:
在北宋,很少有人能有幸得到海岛石,更别提是来自神仙之乡登州诸岛的、十二株秀色粲然的海石了。吴子野得到了这组石头后激动不已。恰好有船南下,他便径直拜别众人,带着十二株海石从登州坐船回了潮州。
苏东坡戏称他是“取北海而置南海”:将北海之石列于南海之堂,使南海之人卧游北海之境。一组石头,就将两片异域时空交叠一处,令思想纵横驰骛,浩浩乎冯虚御风,飘飘乎遗世独立。
所谓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实在莫过于此……
得石之时,苏轼、吴子野并不相识。几年之后,他们俩才经李师中介绍相识(李师中就是上文中那位登州守),发现十分投契。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亲友大多噤声疏远,而吴子野频频致书问候;绍圣年间,苏轼远谪岭南,吴子野又派自己的儿子前去嘘寒问暖。东坡晚年被贬海南后,吴子野也年近古稀,他更是以衰朽之躯,跋山涉水,四度涉海去探望苏轼。
他最后一次过海,是急着告诉苏轼内迁的好消息。六月二十日夜,两人一同渡海而还,苏轼写下了一生中最动人的一首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其中颔联气象冠绝——“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如开悟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这既是东坡一生修为所至,也或许沾带了吴子野的道骨仙风。二人渡海分别后,吴子野忽觉大限将至。于是他一路追上苏轼同游清远峡,期间“忽病,轼问之,默然微笑而卒”。
苏轼大恸,作《祭吴子野文》……3个月后,苏轼病逝常州。
回想苏吴二人一生的交谊,再看《北海十二石记》,便知道这篇文章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它所隐藏的是一个很深的话题:什么样的人才会玩石头?
苏轼称吴子野“取北海而置南海”,带着戏谑,更带着欣赏。
吴子野就像禅宗故事里那些心思纯粹之人——看到了喜欢的石头,说想要就真的向人开口要,说想带回家就当即坐船从登州到潮州。既不理睬社交场上的侧目非议,也不畏惧万里跋涉的危险苦辛。这性格,如怪石般孤迥特立,如白云般不落凡尘。从里至外,皆天然自若。
而彻底的天真,就是顽石的坚贞。
明代的林有麟也许也是感动于这个故事,所以不但将《北海十二石记》收入《素园石谱》,还给这十二方石头配图题名。
而画家仝凌飞先生更上一步,以陈纸、古墨再写了《素园石谱》中苏轼北海十二石的面貌。其画用宋人笔法,清气涤空,古雅袭人。于盛夏之时观之,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相比于版画里的明人十二石,又别有一番风味。
▲
灵菌
▲
叠雪
▲
仙掌
▲
通云
▲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
蟠蛟
▲
飞黛
▲
青芙蓉
▲
玉垒
本次品鉴会由研石斋、溪山清远联合主办,栖云文化、清秘阁协办。溪山清远创始人王春龙先生,溪山清远主理人王选文女士,当代著名画家仝凌飞先生,中国书协理事、清秘阁主人杨中良先生,栖云文化创始人南薰先生和沈墨先生,《中国书房》主编大生先生,文房收藏家周同祥先生、地质高工王纪民先生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苏轼《北海十二石》以及背后中国古典赏石的诸多问题。
丨现场发言丨
▲
王春龙
▲
王选文
▲
仝凌飞
▲
杨中良
▲
南薰
▲
沈墨
▲
大生
▲
王纪民
学者探讨了《北海十二石》的笔意画境,赏石爱好者分享了赏石艺术的心得体悟,嘉宾提出了赏石艺术的命脉之问,观众们交流了赏石与赏画的私人感触。妙问连珠,新见频发,高峰迭起,将长达两小时的探讨推至一个又一个新颖而深刻的领域。及至日暮西斜,众人依然意犹未尽。
常有人问:石头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为什么要赏?有什么可赏?这场品鉴会或许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
吴子野取石,苏东坡记石,林有麟画石,仝凌飞绘石,爱石者共聚一堂赏石赏画……一千年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的人们被这样石头,草蛇灰线地串联在一起,如同举头共赏一轮明月。人们借石头为载体,与古贤对晤,与天趣往还。所谓千秋如对,不过如是。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1101年8月24日逝世,终年64岁。品鉴会当日,恰逢苏东坡逝世918周年纪念日。
冥冥中的巧合,令人感慨,令人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