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美术资讯 >> 文章内容

古意与今境·宋玉成彩墨艺术作品展在798艺术区龙成国际艺术空间开幕

[日期:2019-01-13 19:56]   来源:  作者:建飞   阅读:29121

“古意与今境”--宋玉成彩墨艺术作品展2019年1月12下午15:00在798艺术区龙成国际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由北京盛世龙成文化艺术有有限公司主办,北京龙成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由策展人齐东升、白松策展,展出了艺术家宋玉成25幅集泼墨、泼彩、枯彩、渲染于一体的彩墨花鸟画、艺术家、媒体人嘉宾朋友们欢聚一堂,共享盛宴。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英超、赵东风老师、等出席本次展览。

策展人:齐东升 白松

学术顾问:王镛

主办:北京盛世龙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北京龙成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路798艺术区798东街

龙成国际艺术空间(圣之空间二层)798圣之艺术中心

开幕时间:2019年1月12日15:00

展览时间:2019年1月12日~1月18日

彩墨•光色 ——宋玉成的花鸟画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宋玉成先生,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后来又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美术交流史专业博士学位。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外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本院和外地美术学院讲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赢得了大批学生粉丝的爱戴;同时他也一直坚持中国画创作,曾师从郭西河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近年来致力于彩墨花鸟画的探索,已取得斐然可观的成绩。鉴于他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开阔的审美视野,他的中国画也能够融会中西,呈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宋玉成的彩墨花鸟画是一种中西融合的艺术,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的融合。

传统中国画大致可分为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两种画法。在晋唐时期中国的色彩绘画包括敦煌壁画极其辉煌。宋元文人画兴起以后,崇尚水墨、鄙薄色彩的风气逐渐流行,色彩绘画的中心地位逐渐失落,但色彩绘画的传统并未断绝。(参见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近代中国传入了以色彩见长的西方绘画,激活了中国画家的色彩意识。特别是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光色表现,深受中国画家的激赏。不过,借鉴印象派光色表现的中国画家以油画家、水彩画家居多,国画家较少。

宋玉成既有传统中国画水墨与色彩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又系统研究和考察过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光色原理和表现技法,为他的彩墨花鸟画融合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关键元素在于“有光的色彩”。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论画残文中,已提及类似印象派的光色原理:“至于敷彩之要,光居其首。明则显,暗则晦。有形必有影,作画者岂可略而弃之耶?每见前人作画,似不知有光始能显象,无光何以现形者。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远近浓淡,莫不因光而辨其殊异也。”(吴恩裕《新发现的曹雪芹佚著和遗物》)这段画论表明传统中国画缺乏光色表现,也预见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存在融合的可能。把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中国画家的艰辛探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玉成的彩墨画使用的完全是传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水墨、国画颜料,而没有使用丙烯颜料之类。运用国画颜料在生宣纸上表现光色效果,难度比油画和水彩画更大,但中国画虚实浓淡、水墨氤氲的韵味也比油画和水彩画更浓。宋玉成的彩墨花鸟画仍然保留着传统中国画的用墨成分,强化画面总体的构成感,并不拘囿于“墨分五色”的传统,而是借鉴了印象派绘画的光色表现,强化色彩自身的表现力。在用笔方面他把“笔墨”概念扩延到“笔色”概念。传统写意花鸟画大多是在白底上以笔墨为主、色彩为辅,而宋玉成的彩墨画通常是在一个墨色相互渗透的底子上,用书写性笔触描绘花鸟形象,产生了灵动的“笔色”。

在这个以墨托色、以色衬墨、墨色交融的世界里,凸现出画家对唐以前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尤其是领悟了敦煌壁画“色块”组合的妙处,同时蕴涵着对当代绘画形式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其作品用墨用色十分巧妙,将泼墨、泼彩、枯彩、渲染等多种方法并用,光色表现极为丰富自然。由于水墨和色彩层层叠加,画面更显得饱满、厚重,幽深的空间层次感异常明显,营造出梦幻般五彩缤纷而神秘迷人的意境。宋玉成的彩墨花鸟画探索,创造了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新样式。给传统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出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王镛

“笔色”当随时代

宋代,“神”、“逸”之争成为画坛一大美学问题。关乎谁为第一的问题,当时人们争论不休。但在北宋末年,文人画的兴起给“逸格”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传统“错彩镂金”之美被文人士大夫画家所冷落。尤其到晚明,董其昌等人遵循着线性的历史观,去发掘文人山水艺术的诞生、展开等一连续性的脉络。当他以自身目的将文人山水提到至高点时,排斥非同一性成为它内在要素。如果以“陈述性话语”问题来看待中国绘画艺术,那么,我们会发现“错彩镂金”式风格的绘画其实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

先秦时期在色彩方面《周礼.考工记》有相关的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先秦时期色彩不仅是颜色本身,更是被冠有“礼”的因素,这足以见得色彩在当时的重要性。秦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壁画、士大夫绘画都在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同时强调色彩的运用,南朝谢赫的画论中也提出了“随类赋彩”的品评观点。唐以后,传统社会阶层逐渐被解构。皇家审美虽然占据主流,但也开始面临着危机。王维水墨一格的兴起即是明证。宋代,因文人阶层的兴起与践行,水墨逸格渐趋主流,强调造型、重彩的“神格”因不符合文人内在价值体系,所以其地位被严重弱化。

从艺术本身上看,我们不能因为话语权问题而排斥非同一性,而建立以“逻各斯”为基础的“权利艺术”框架,则是要以“陈述话语”解构以“文人画”为主导模式的水墨艺术形式。造型、色彩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同等重要,理应加以继承与发扬。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中国传统色彩问题上,近现代许多艺术大家都做了一定的努力。刘海粟、林风眠等前辈都在吸收西方色彩方面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但是仍然处于半推半就的状态,这无疑给西方绘画色彩原理用于中国画中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宋玉成老师的中国画艺术创作其实就是在干这些事情。一方面他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谙熟西方绘画色彩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曾师从于花鸟画大师郭西河,对传统绘画技法了如指掌,这两方面形成了他的探索成功的可能性。他改变了对待传统色彩的审美及应用态度,以传统色彩观为根基,探讨中国画创作在时代语境下新的转型。传统文人阶层的消失与文人思想的遗存是中国画创新的一个层面;而以皇家、平民审美为根基的,在平民时代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色彩观是从另一角度来探讨的,似乎该角度更能把握住时代的脚步。但仅以传统的色彩为创作基础还是不够的。

宋玉成老师在中国传统色彩与西方光彩的差异性基础上,通过写意的手法处理背景,将墨与彩加以融合、渲染背景或描绘背景形象,使背景在水、墨、色的融合与晕染中产生灵动的意蕴,将高纯度的色彩尽意挥洒,使诗意般的幻想作为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圆融于画面中,同时背景中“似”与“不似”的效果使得恒定的时空感被打破,自然的浑融成为存在的方式。不仅如此,宋玉成老师还发挥了互补色、对比色的表现功能,这既拉开了与传统色彩的关系,同时也拓宽了传统色彩的审美质能。这种拉开不是岭南画派融入西方式的藏头露尾,他要来次彻底的变革。那种厚重如油画般;醇厚如诗一般;深重而不失墨韵效果的色彩使得画面热烈、响亮而不失神韵。这种大胆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毛笔素描,也不是毛笔油画,而是回归中国画色彩传统,借用西方色彩的运用,将中国画色彩推向新的高峰。

画面中光感的运用也是宋玉成老师艺术中的重要特色。在中国画传统色彩的基础上,他开始走上了融合印象派色彩的道路。画面中,墨是肌理,色成为了他画笔中的主体,而色又以筑光,光又以表意,所以从墨到色到光到意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传统回归传统的过程。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生硬的回归,而是在吸收印象派光色的基础上,通过高纯度的色制造出五彩缤纷的神秘迷人境界,这是新意境的回归。

著名美术史论家王镛说道:“宋玉成彩墨花鸟画的探索,创造了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新样式。给传统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出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相信,宋玉成老师走上了彩墨花鸟画探索的康庄大道,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新认识,同时开辟了中国画发展的新道路。

——齐东升

展览现场:

嘉宾合影及观展:

宋玉成 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师从花鸟画大师郭西河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讲座教授。现为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宋玉成的彩墨花鸟画,独树一帜。在中国传统花鸟画基础上出新意,致力于彩墨花鸟样式的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镛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其作品用墨用色十分巧妙,将泼墨、泼彩、枯彩、渲染等多种方法并用,光色表现极为丰富自然。由于水墨和色彩层层叠加,画面更显得饱满、厚重,幽深的空间层次感异常明显,营造出梦幻般五彩缤纷而神秘迷人的意境。宋玉成的水墨重彩花鸟画探索,创造了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新样式,无疑给传统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出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如宋玉成自己所言:“花鸟画还可以这样画”。近年来,宋玉成的大量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探索成果,在彩墨画方面无疑闯出了自己的路径,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面貌。

宋玉成的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和被国内外机构与个人收藏,主要有:

《丛林飞鸟》和《幽静百合》参加第六届中韩艺术大展,并获优秀奖。

《夕阳下的鹭鸶》参加2017年当代艺术大展。

2014年作品《丛林一角》被意大利华人孟雪涛收藏。

2015年彩墨作品《鹤乡》被日本宫崎法子收藏。

2016年彩墨作品《牵牛花下的小鸟》被日本籍华人邹丽萍收藏。

2016年《百合》被一画网主编朱同先生收藏。

2016年《丛林黄鹂》被辽青发展基金会李德恒先生收藏。

2017年《春之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先生收藏

采访嘉宾:

艺术家 宋玉成先生接受采访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张英超先生接受采访

艺术家之女 宋悦萌接受采访

龙成国际艺术总监 策展人 白松先生接受采访

策展人 齐东升先生接受采访

展览时间:2019年1月12日~1月18日

展览地点:龙成国际艺术空间(798圣之空间二层)

据悉此次展览截止到1月18日 

欢迎莅临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