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 2

[日期:2012-06-26 10:37]   来源:美术网  作者:作者 美术   阅读:39345

《北京》:记得您曾说过:“现在市场上我的假画越来越多了,我也管不了。”就像这次佳士得拍卖的那幅伪作也是一样,虽然您再三声明,但还是没能阻止拍卖。您觉得这种本可以避免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原因是什么?作为原创作者,您又是怎样看待那些造假者?

  吴冠中:原因很简单,拍卖行为了赚钱,而中国现在又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样就方便了伪作浑水摸鱼。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国法管不了行规》,其实,很多单位、画家也都呼吁过,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我觉得那些造假者很可怕。他们本应画自己的画,但当他们画不了或没钱了的时候,就来伪造别人的东西。其实,这也说明我们的艺术教育存在问题,教出那么多画家,但大多只是盲目培养,当这方面的人太多了、用不了的时候,问题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最后耽误的还是很多年轻人的前途。

  《北京》:据我所知,您就曾为了不让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流传出去而多次撕画,那么,对自己特别中意的作品,您会一直珍藏吗?

  吴冠中:不会。好作品就应该送给博物馆、美术馆,这样群众才能看到,文化才能传播,我把画私藏在家里又能有什么用呢?

  《北京》:您觉得现在的市场氛围对艺术家有怎样的影响?

  吴冠中:对浑水摸鱼的画家来讲,现在的市场很不错。但对真正渴望创作艺术的画家来讲,还是很痛心的。

  《北京》:您平时会关注拍卖会吗?

  吴冠中:家里的报纸很多,我偶尔会翻翻,但即使看了也不会太关心。我的画卖了多少钱,我从不关心,也管不了。另外,我的那些画是不是真正的好东西,还没经过历史考验,只有经过历史考验的作品才能成为精品。现在总在说打造国宝,其实,国宝并不是打造出来的。

  《北京》:您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国书画现状?

  吴冠中:我觉得现状很尴尬。现在面临的是如何在传统上创新的问题。我们总是关注传统,但最重要的其实是创新,传统放在博物馆就可以了。就像现在的青少年美术教育,只注重技术,却没有教会他们什么是美。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盲目地画画?这其中存在很大的误区,大多数人都认为画画是条出路,可以卖钱。

  《北京》:您对现在中国的美术环境怎么看?

  吴冠中:我觉得很不好,这种环境让我除了愤慨,只有痛心和无奈。现在美术已经沦为了庸俗的买卖,快要毁掉我们的文化、毁掉我们的民族声誉了。可以这么说,假画到处都是,但是却没有法律可依。在中国现在只能看行规,我觉得这很可笑,也很丢脸。

  《北京》:去年当您发现购买《池塘》那幅画作的买家所买的是伪作时,您有什么感觉?这个官司最后买家以败诉告终,对此,您个人有什么看法吗?

  吴冠中: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件事,因为仿造我作品的假画很多,我管不过来,也没时间管。艺术在这样的情形面前是无奈的。我觉得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空白应该及时补上,不然,中国的文化就会越来越糟了。

鉴定困局中国艺术市场的致命短板——雾里看花的中国书画市场

  《双松》和《松树》的对比并不是书画拍卖中的“李逵”与“李鬼”第一次同台角力。可以说,对于鉴定难度颇大的中国书画,真伪问题已经成了令卖家、买家、作者和鉴定家等所有相关人士都头疼的一个顽疾。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会有人借此从中牟利。

     放下画笔被迫打假的画家

  画家,原本在人们心中,这个称谓代表的应该是一群一心追求艺术理想的人们,可如今,面对鱼龙混杂的艺术市场,画家们也被迫放下画笔,开始不情愿地充当起“打假斗士”。

  “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当苏女士在2005年12月11日的翰海公司拍卖会上拍得署名“吴冠中”的油彩画《池塘》时,恐怕绝不会想到,日后,在这幅自己花费了253万元人民币拍下的作品上,会被拍卖方口中的“原作者”吴冠中签下这样的定论。当然,苏女士肯定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三年后成为一名败诉的原告。

  而在此事之前,吴冠中还曾亲自制止过一次更加荒唐的拍卖。2006年,当北京某拍卖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名为“吴冠中作品专场拍卖会”之时,该公司接到吴冠中电话,称即将拍卖的画作不是他的真迹,并要求撤拍。这场拍卖原本准备的作品包括吴冠中的21幅素写、一幅油画、一幅水粉画及一幅水彩画,而在吴老本人看过图录之后,则十分肯定地表示:“全部是假的!”好在,拍卖公司最终撤销了拍卖会。

  然而,更多的时候,上演的并不是如此令人欣慰的结局。著名画僧史国良就曾遭遇某拍卖行强行拍卖其伪作,还有石鲁遗作案、韩美林指假案等等诸多案例。此外,去年7月,北京某拍卖行专事书画鉴定的员工周某因6万元贩卖仿制的张海书作获刑4年,并处罚金8000元,这一事件更是将存在于一些书画拍卖行业中的黑幕曝光于大众面前。

  一位对中国书画领域颇有研究的收藏者坦言:“如今,各拍卖公司上拍的作品,大名家的作品以假的为多数。”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齐白石的作品。这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齐白石一生画的作品最多不超过17000幅,但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却已经涌现出了2万多幅齐白石作品。

  人们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随着国内书画市场近年来的日渐繁荣,大量扑朔迷离的书画官司和真伪之争也随之潮涌。

“收藏本是安安静静的文雅之事”

  赵珩 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文化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北京史和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收藏琐谈》、《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等。

  《北京》:您觉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今的中国书画市场存在如此之多的真伪之争?

  赵珩:我觉得不仅仅是中国书画领域,当下整个收藏市场都过于浮躁,而且充满了“江湖气”。仅就收藏中国书画而言,它历来都是小众的事情,但如今却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大众娱乐、全民投资的事情,和股票、基金、房地产似的,大家都在谈论,而且都想投身其中,然而,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这些书画的艺术价值,而更关注它们的投资价值,这样的氛围不仅使收藏书画变了味道,也使整个市场开始变得不健康。

  《北京》在您看来,在收藏中国书画时,人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哪些内容?

  赵珩:文物在世界上公认的价值包括三点,一是历史文献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科学研究价值。这三方面没有一点涉及到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其进入到流通领域才有的。仅就中国古代书画而言,其价值的评判标准大致会包括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品的代表性及其在他全部作品中的地位,作者画作的存世数量,还有作者对于后世所产生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在评价一幅画作时最先关注的几个基本要点。不过,现在很多人看画只注重“大名头”,看重画家的名声,比如像明代的文、沈、唐、仇等等,觉得只要是他们的作品就一定价值连城。正是人们这样的心理造成了当下“大名头”的伪作越来越多。其实,“大名头”中也不乏应酬之作,而“小名头”中也会“藏龙卧虎”。所以,关键还要靠藏家的眼力和鉴赏能力。我记得历史博物馆曾经办过《田家英收藏书画展》,那些田家英用工资或者稿费收集到的书画大多都不是大名头的作品,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他还是收藏了不少真正有价值的好东西,那次展出的展品中,几乎有70%都可以称之为精品,然而,那些画家却并不是为众人熟知或如今经常在拍卖会上创出天价的名家。

  《北京》: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一直是个难题,对此,您怎么看?

  赵珩:这个难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书画的“作假”方法有很多,有时很难分辨,而且,作假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可以说,很多名家的名作从诞生之日起,经历着历朝历代的临摹,所以,在中国古代书画中,即使是伪作,有一些也会具有相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