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嘉宾们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前合影
2018年11月25日下午,半壁江山——仝凌飞山水画展在杏坛美术馆成功开幕。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树栋,中国新水墨画院院长邵戈,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会长刘松林、副会长王广涛,《东方艺术·国画》主编杨建国,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张建,中国美术市场报副社长杜鹃,策展人周孝和等诸嘉宾出席开幕式。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结束。
仝凌飞:字七郎号平湖丘生。
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水墨画院画家、办公室主任。艺术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考察,多以“太湖石”为艺术表现形式,借以寻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精神载体,其古意山水画更是远接宋元之精神,近拾明清之工细。探索着一条有着个人独立体验的人文气质之路。
【 展 览 现 场 】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策展人 杨卫 主持开幕式
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 黄和平致辞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赵树栋致辞
中国新水墨画院院长 邵戈致辞
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会长 刘松林致辞
【艺评家评述仝凌飞的绘画体系】
杨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策展人、本次展览学术主持)
仝凌飞的作品是以一个当代人具有开放性的视野的艺术家,他从新寻找魅力和传统的精神,他不是简单的传统顺流而下,而是经历了从西方当代艺术的熏陶与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从新去寻找传统的精髓所在。仝凌飞的取法传统也跟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传统师承艺术家也不一样,他寻找的是宋元时期的那段传统,这应该是我们中华名族几千年文脉里面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是对山水画理解最为高峰的一个阶段。
贾方舟(中国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仝凌飞很像一个演奏家,他在演奏传统。或者说他是一个指挥家,他用古典来满足我们今天具有同样趣味的人。仝凌飞的魅力所在,也给当代艺术领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非常值得肯定。我们知道,西方也有潮流以外的艺术家,像莫兰迪、巴尔蒂斯,他们依然是非常优秀,依然是非常有个性,就是因为他们艺术本身好,被人欣赏,这种艺术家也应该是得到肯定的,而不能用潮流来看他们。仝凌飞正是用激活传统的方式在寻找着这种传统精神,非常好。
邵戈(中国新水墨画院院长)
了解仝凌飞的人都知道,他游艺多年最终回到了本源,他绘画中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是“天滋地养”之气韵观。其作品里那些严格的归结、空白结构,画出了时间和天地本然,既体现出其画面之外的修养,又反映出其万物有灵、“灵在则神在”“灵走则神亡”的思想。仝凌飞的绘画成果和他对历史的研究,以及人生之规律、生活的态度等都是分不开的。“心合万事通”,仝凌飞是深谙先哲之道法的。
刘松林(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会长)
仝凌飞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画家,走的是一条深挖古人的路子。作品无论大小,取法超越明清,直逼宋元。他的画不是简单的复古和复制,他的画是用古人的方法,反映生活,张扬个性,有着坚实的笔墨功夫,这个笔墨功夫是探索古人金矿的钻头,他在画面中强调骨法用笔,线条刚劲饱满,力度大,在这方面可以比肩于古人。
杨建国 (今日美术馆《东方国画》主编、策展人)
仝凌飞这些年也做了不少的展览。他喜欢研究传统,对宋元的东西理解的比较深刻,尤其是在树法石法水法等等宋代画法上。看凌飞的画,既有南方的灵秀,又有北方的厚重博大。北方苍凉的东西在他画面上都有,而且笔法用的非常巧妙,尤其一些湖石画的非常好。我们经常一起聊,他会给自己设计一些课题,下次再看到他新作的时候,觉得他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徐 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顾问、学术部主任)
仝凌飞研习宋画这条路是走对了。在仝凌飞的绘画里面,很细心的捕捉宋人那种人对自然那种敬畏之心和亲和之理,他能使传统发扬光大,具生命力,所以我们需要仝凌飞这样的画家。从仝凌飞的画面里感受得到那种苍茫萧索的意境,那种时空的永恒,树木竹石、山林人物也有一种在永恒中存在与生长的感觉,这一点尤其可贵。我是能够从仝凌飞的绘画中感受得到这种时空转换的。
杨小彦(中国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近观仝凌飞之作,诧其古意,以为少见久矣。一石一树,笔精墨妙,远逮宋意,不期然李成、郭熙在世。探其作,知其讲究,陈之纸、古之砚、溪之水,狼之毫,回归原初程式,心摹往昔仪轨。我疑仝凌飞作画前须入定,境由心起,并不时有山气绕周遭而缓行,贯全身而缓出,以求雅之绘事。画成,雅之立;雅立,境界出。知画者之心,便知宋意之古;知宋意之古,便知绘事之雅。往昔与当下对话,以成就画理。画理立,绘事后素,雅便自在其中。此为绘之雅。仝凌飞赖此立于世,遂成矣。
【 作 品 欣 赏 】
【 现 场 花 絮 】
本次参展艺术家 仝凌飞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美术市场报》派驻杏坛美术馆及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