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行业最核心的还是人的问题
《艺术市场》:开设羽呈讲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初衷是什么?
于飞:由于我的从业经历横跨过艺术行业的好几个门类——从画廊到媒体,从美术馆到产业园区,无论哪个角色,发展瓶颈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即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三个层面各有各的问题。因为以前的传统教育没能提供一个在行业里面真正让人落地实操的基础,大家都是在边学边做,因而带来的弊端即是:绝大部分人都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去试错。对于经营者来说,他可以通过这样的课去分析整条产业链,在那之后就会站在一个俯视全行业的高度上,再次判断设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商业模式、企业定位,这个时候,思路才会很清晰,从而少走很多弯路。对于发展遇到瓶颈的从业者来说,也可以通过学习避免迷茫或盲目的职场规划。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为学员讲解作品
谈到初衷,首先是我想学,我个人在从业十几年后,依然有很多不懂,那怎么办?我需要找人来深入系统的交流,虽然我们邀请到的很多老师我都认识,但也从没有让他们连续三个小时系统地为我准备课件讲授的机会,只有通过这种课堂式的方法,才能够将他们10年、20年的经验梳理成系列课程配套着课件传授给大家。归根到底,初衷就是我自己想听,同时为和我一样有着诸多困惑的人答疑解惑。当然我还看到,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但对行业还没有完全透析,还迷茫着什么时机应该做什么样事情的人。比如我们2011年做了一个艺术品基金,投入之后发现2011年就已经是市场最高点了。2012年又错过了新水墨最佳投资时机……上述都是对市场认知方法太过局限的代价。但如果之前学过相关知识,知道板块轮动的规律,了解背后的运作机制,懂得系统的数据分析,我们就不会付出那么多代价。
再比如关于美术馆的模式应该怎么探索,在这些课程中都会有所收获。我曾在树美术馆工作,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从开馆做展览开始,有很多问题其实可以被规避掉,但由于当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就只能盲目地往前冲。
未来行业新模式一定是跨界的
《艺术市场》:在课程的设置上为何突出“实战型培训”?
于飞:我们的课程主要针对艺术财富管理。其实国内关于相关内容的子行业还不完善,专业机构也很少,或是以画廊的形式出现,或是出现个别的经纪人和收藏投资顾问。我们是从产业链着手、很精准地从专家团队到数据判断结合起来实施的培训项目。
我们和博雅合作也是围绕博雅有丰富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基金操作经验,特别具有金融属性数据方面的操作经验,我们的长处则是具备整个专家团队,因此双方的合作是专家智库和数据相结合,共同打造起来的“实战班”。因为我们双方都是可以使项目落地,和其他只讲理论而无实操的大为不同,这样的一个班是要给买家、给新进场的艺术品消费者引入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使他们辅一入场就可以沿着很正规的方向往前走,避免因乱交学费、买错东西而产生的巨额代价。
羽呈讲堂聘请行业各领域一线领军人物授课
除了课程本身,我们还帮学员做包括资源匹配、产业指导、项目落地等后续内容的工作,我们不想做无谓的高大上却不能落地的课程,这也是我们做“实战高研班”的另一核心:不断强化实战。而国内其他类似能强化实战的班目前好像还没有。
我们已经做了七期经营管理课程,无论导师还是学员,在资源体和共识上对行业认知均已成熟,所以才会基于上述情况去做艺术财富管理的延伸,这是我们的方向定位和运营逻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此这般又可以培养出一批基金管理人或者艺术品财富管理人,也可以孵化出包括财富管理顾问在内的专业人才。
《艺术市场》:两个班在定位上有什么关联和不同?
于飞:今天是两个事情一并做:一个是第一届历时半年的艺术品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我们的第五期培训亦是文化部授权的第一期);第二件事是我们跟博雅合作举办财富管理课程。两个事情同时发布,所以称其为“艺术财富全新启程”。这个财富培训一方面是对我们之前工作的一个总结,以及大家对之前学习感受进行一个分享,另一方面我们对未来培训计划的调整进行一个发布。
之前的管理课程设计依据完全是跟产业链的构成相关联的。希望学员能从产业链的角度去找到自己的定位、分析自己的模式。未来行业新模式一定是跨界的——行业内的小跨界和行业之间的大跨界都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先把行业内的点全都打通,即便你仅仅想做画廊,你也需要了解做基金、做版权、相关的衍生产业是怎么回事儿,这个跨界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模式。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夏季风为学员讲解画廊运营
艺术财富管理高研班是博雅艺术财富和我们共同设立的,博雅的创始人李乐在我们讲堂讲授基金类的操作,他是核心导师,因为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对这方面的判断就很清晰。具体到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地做,从资产操作的角度、从艺术品基础课程的角度,我们均有完整的设计。课程设计增加了艺术品投资的基础课,先普及整个收藏投资基础知识,希望帮助买家群体首先要看懂,基础内容是美术史,然后必修课涉及交易层面的画廊、拍卖、价值评估,还包括实地探访艺术机构和藏家,让大家自己选择入口,明辨入手的渠道从哪来,理解艺术品作为资产如何保值升值,艺术金融整套内容的各种投资对比,艺术金融的形式、资产建仓和投后管理,以及实战沙盘、投资路径,上述都是很专业很实战的东西,都值得大家系统学习。还有一些商业应用,不只是结合资产,因为资产本身还需要放大,放大的过程中是需要和其他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又形成一套衍生产业的内容。凡此种种,包括美术史、市场交易、艺术金融、商业项目、沙龙体验课、游学、实战在内有七大模块。
课程时间安排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升级当中,目前我们觉得一个月一次两到三天的课程对于学员来说是比较适合的,这样不耽误工作,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中间空着的三周时间会安排走访、安排博览会、拍卖会、交流会,这样大家能够有节奏地推进学习。
博雅艺术投资基金执行董事李乐在发布会上致辞
艺术品市场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艺术市场》:作为行业资深人士,你如何看包括798在内的艺术品市场现状?
于飞:从大的市场变化来看,经过了从2011年到2017年的调整期,从去年底开始,市场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个起落的核心无非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是这个市场本身经过修正,其自身的完善度和规范度正在加强。从艺术家、经营者到收藏家,心态上已经越来越成熟,浮躁的状态已经大幅度好转,那些想赚快钱的人悉数离场。
外因是外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促使它变得更大、更好。如果把外因作具体分析,包括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中文翻译为“共同申报准则”)大的经济环境包括在内。那600万以上的资产怎么办呢?有三个资产类别是不被审计的,一是艺术品、二是房产、三是贵金属和珠宝。这三类不被清查的资产中,房产是实名制并且基本上都在限购,珠宝类贵金属是国际硬通货,但增值的想象空间不大,从而艺术品便成为高净值人群最佳的投资标旳。然而艺术品投资是有门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轻易判断到底哪个值得投资,需要专业机构提供咨询。外部环境方面,现在国民素质也在提升,现在新买家入场越来越多,其中海归族越来越多,在国外他们养成了和老外一样的逛美术馆和收藏艺术品的习惯,将其视作日常行为,有了这个基础后,回国对于各个品味的艺术品都有一定的接受、理解甚至消费的习惯。
另外,国家的政策层面开始大力强化知识产权及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品属于核心驱动力之一,它属于创造性文化产业中最初的环节,其IP越清晰,影响力越大,所带动的产业也就会越大。所以从大的市场发展判断来讲,我们觉得艺术市场已经进入全新的良性发展期。798艺术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发展阵地,本身就是从不落幕的博览会,但其实这些798的画廊大部分销售作品的渠道是参加各种博览会,798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和展览发布地,交易本身更适合那些文创小店了。
拍卖市场虽然在去年底出了一个“假画案”,但“假画案”对当代艺术来讲反而是好事儿,因为当代艺术不太涉及伪作的问题,所以整个市场的趋向肯定是好的。
学员走访收藏家唐炬先生的“唐园”
诚信与信息不对等是问题也是机遇
《艺术市场》: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是什么?
于飞:目前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诚信,二个是信息对称与否。如果秩序能够进一步完善的话,整个艺术品市场将放大好多倍。在这个行业里面现在还没有一个放心的平台,还没有一种机制能够解决让买家能够放心购买,这仍然困扰很多人。显然,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整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和瓶颈,太不对等了别人就不敢进来,热钱也不敢涌入,老百姓觉得其中水太深。但如果辩证地来看,其实水不深: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你只要进来了,这些信息相对应地该公开的公开了,能对等的对等了。比如说区块链有可能能解决这个问题,包括验证真伪,整体一个流转能有序做到,包括价格公开和市场定价的问题,如果说都能做到那当然说是最好的。如果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无论是从交易上还是从产业上,这个行业都能放大好多倍,利和弊这两个问题依然都存在,既是问题也是机遇。
艺术品市场经常被人说“水太深”,有一次和学员交流,说起当下的行业表面风声水起实则暗流涌动,学员很敏锐地说“我要听暗流那部分”。细想起来,所谓“暗流”,无非是两个概念,一是表面这些天价新闻或眼花缭乱的展会背后的经济规律,另外一个概念则是对这个市场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和机构,而这些人正是羽呈讲堂所邀请的这些导师嘛。
艺术品行业经营管理高研班部分学员合影
博览会之争本质上是争夺文化话语权
《艺术市场》:近期国内艺博会很火,年头最长的艺术北京最受关注。你怎么看艺博会的现状?业内都说巴塞尔好,问题是国内没有这样的土壤和品牌。
于飞:董梦阳先生也是我们的导师,董总在博览会那节课中讲到,在中国开一个艺术博览会就相当于在农村开巴黎时装秀,这个落差是极大的,你给谁看?中国的买家市场是怎样的?然后你给他提供一个怎样的产品?结果是专业人士觉得不够量级,但是对于普通观众的需求又如何呢?现在的艺术北京逐渐在做落地,我不觉得它low,我觉得它越来越契合中国的消费市场,这和消费市场是同步发展同步晋级的,不能说跟香港巴塞尔一样,拿一堆装置和影像作品过来,老百姓不买单,博览会怎么活呢?这些参展方也没法卖啊,卖给谁呢?所以要沟通市场的买家层、运作层和产品提供层,要一起往前走,所以从博览会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发展太不均衡了,主要表现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从精神消费上已经先富起来了。有很多人跑到Frieze、军械库、Basel购买日本物派、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和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品,他们其实具有很国际化的视野,不在国内买是因为国内的机构还没成熟。所以市场从大块和小块来看,环境是不均衡的,市场划分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从博览会上看还是看到国际话语权的问题,博览会之争本质上是争夺文化话语权,不是商业的。现在政府提出“文化走出去”非常有意义,当走不出去、文化无法站立的时候,你反过来让外国人买你中国人的东西才行,不能总是让他们来中国搞倾销,让毕加索很差的作品在中国卖高价。
《艺术市场》:刚才谈到的人才问题,是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羽呈讲堂其实做的正是一种基础的、建设性的工作。
于飞:人才问题是核心问题,所有事儿都是人做的,所有机构都是人构成的。所以人才肯定是最核心的问题。有学员问我,中国为什么没有高古轩和白立方这样的画廊?我说,因为中国还没有足够多的高富帅和白富美,消费群体也会支撑整个机构的发展,现在来看,博览会上国外大牌画廊开始涌入,然后中国人买单,中国人不买自己机构的作品,反而去消费国际的,为什么呢?因为国际作品的国际流通率要高于你自己捧出来的艺术家。现在的机构话语权就完全不对等,在这样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去建立一个话语权?我觉得归因到两个核心:一个是我们要推什么样的艺术家和艺术品,使其能够代表中国现状,或者说能既代表国家又符合时代审美的全新的艺术形态或者某一个流派;二是这些机构是不是能相对联合起来。现在画廊之间、拍卖行之间都是对抗阶段,但如果说相对能够联合起来去推荐这些艺术作品,那么格局将会打开,国际上的话语权通过资本的介入也很重要,再加上市场的成熟和行业内的联合,好的标的物才有可能在全球话语权之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