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一个可读的女人——写给书画家王文英先生《北窗夜话》

[日期:2012-06-18 18:11]   来源:中国美术市场报  作者:个三   阅读:60632

一个可读的女人

——写给书画家王文英先生《北窗夜话》

 

□个 

 

女人,是组成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丽风景线。我勉强将女人归为四类:一曰可品,有思想,广见识,通透而淡定,如荷亭立,朦胧、半羞于水云间者;二曰可读,具才情,富优雅,精致而幽远,如兰斯馨,含香、畅适于坡沱间者;三曰可人,性贤淑,宜室宜业也!四曰可赏,美姿容,悦目娱情也!

 王文英,京城女书画家也!在当下的时空里,说她闻名全国业界毫不为过,其书、画、诗、文、篆刻,或常亮相于各大展、赛事,或时见诸专业报刊,为业界所乐道。因编辑之活与书画之缘,我与之有了断续之交往,但这种交往到目前为止,仅局限于网络与信件,当然,更多的还是从其艺、文中去读她。

 去年,她嘱我为她的即将出版的《北窗夜话——兰堂王文英散文随笔》写点东西,说要放到书里去。说实在的,这颇让僻居湘中小城的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想起曾听说黄永玉先生回湘开画展时,请一个乡下朋友来剪彩的事。或许久居京城,看惯了风云颜色,听听“乡下人”如何说,倒可能有点返朴归真吧!这也没错,乡野人一般都喜欢说真话。我答应了她,但直到今年除夕前一日收到了她寄来的《北窗夜话——兰堂王文英散文随笔》,而要我写的东东仍然未出来,又见此书中并未见其他人写任何文章,序言也是自序,一身汗湿之后,我脑海里冒出一个词——抱歉。

 记得是在湖南省文联的那段时间,已是湖南省书画研究院专职书、画家的袁绍明先生问我:平时读些什么书?我心里想:在文联就必须读书吗?读书是为了什么?!我说:真没有读过多少书,尤其是当代人的东西。其实,当代人的书曾经读过少许,后来发觉当代人弄的东东在前人那里都可以找到,且人家说得简单明了东东,到了当代人这里,却是越弄越复杂,越弄越糊涂……然后就不再读了。

 王文英先生现供职于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九三学社是什么地方?科学、文艺精英荟粹之所也!王文英先生寄来的书,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文艺的角度来说,我还是要读的。此书应是王文英先生平时文章的一个汇集,基本上收括了她在此前时间里所写的文字,书分为“艺潭品藻”、“俯首即事”、“羁旅行思”、“兰堂偶记”四个篇章。其中“艺潭品藻”章,多记、评古今书画界名人,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苏轼、陈师曾、徐邦达、沈鹏、欧阳中石、卢禹舜这些古今大腕被王文英先生以心迹串联起来。行文有序而逻辑严谨,往往是娓娓道来,足见作者行文的间架与条理把握上的功夫。对于此类文章,我更看重作者是否有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否则,我狭隘地认为其意义是有欠缺的,王文此篇章中亦微有此瘕,但在绍介名人与普及知识的层面来说,亦有益也! “羁旅行思”即其旅途所思,理而成文是也!此章足见作者是一个善感乐思之人,每有心得与自然相应生辉处,可陶冶心性也!此书中最有看头的莫过于“俯首即事”与“兰堂偶记”两章,从标题上看,我认为在“俯首”、“偶尔”中出来的东东,会更接近一个人的心性,大的文章往往很难逃脱“为某某而某某”的窠臼。还真是这样,如“俯首即事”章中的《关于女人》中有句:“女人眼中的女人,可以欣赏,却很少能心心相印。大多数的女人,可以善待自己,善待异性,却很难善待同性,尤其是不能由衷地赞赏比自己优秀或出众的同性。”作为女人,这绝对是作者的亲身体验,却正合了清人张潮《幽梦影》中“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之说,而作为男人,我却真还没来得及思考张潮先生所说的前半句:“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我想这前半句所言也未必尽然,男人与男人的政治争斗是何其残酷、龌龊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里还有什么怜惜的空间。而看“兰堂偶记”中《心远地自偏》、《山有起伏,人有高低》、《简单生活》、《成熟·不成熟》等文题,就知其文从体悟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感悟、诠释一个经典或半经典的话题,在《成熟·不成熟》中,作者引用美国作家所说的“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为一桩事业而悲壮地死去,一个成熟的人,却会为了同样的这桩事而卑微地活着”,由此说到司马迁与楚霸王项羽的故事,最后结论“司马迁的忍辱,《史记》得以天下留传,而项羽的率性,则让我们领略了英雄本色……无关成熟与不成熟”。作者没有被美国作家的“名句”所吓倒,而是持怀疑态度,寻思出属于自己的真知。此是 “无我”中的“有我”之境,可谓之成熟也!

 此书中“秘密”透露出作者心中存在的两个矛盾:一是忙与闲的矛盾,其实是生活与爱好之间的矛盾,也是经济与思想的矛盾,同时,这也是当下许多从艺者内心的矛盾。这社会还不太重视“秀才人情纸一张”,凡能生活滋润的“状元”毕竟是少数(当然,这社会也已是没有时间去分辨这“状元”的具体来历与分量的),一方面,真正酷爱艺术的人,如没有非常手段,生存维艰,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却在疯狂地朝某个单极狂飚,不分白天与黑夜;二是载道与心性之间的矛盾,如此社会,载道之文难作,今人也多不作,作了的,也多是些“假载道”,于是,倾向于心性方面的文字,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找回自己》中,王文英先生说“对于作文,我不太喜欢过于载道的文字,而倾心于表达趣味与心性的温润的文字”,所以,我说她此书中最好的篇章是那些表达心性的文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我真的盼望王文英先生以后多写些这方面的文字,于人、于己、于文艺、于历史,也许更有意义。

 再回到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上来,窃以为: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养心陶性。王文英先生是个乐于阅读、善于思考、勤于耕作女人。她在书中说:“我不想只做个小女人,也不想成为大女人,但我希望做女人的同时,独立而自由,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女人是美丽的,读这样一个女人的书,走进她的书里,会有许多收获,会得到许多启发,可养心陶性也!

 最后,还是应该感恩逐渐富强的国家,它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空间也越来越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千里咫尺,忙中说闲。

 

                                      2011年5月18日晚完稿于湘中乾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