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常识经验告诉我们,物体是粒子或是波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测量毫无关系。然而量子力学却打破了这种常识性认知:人们观察到的物体存在状态,取决于对该物体所采取的测量方式。站在这个角度来审视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是由观察者的视角与诠释空间所决定的。换言之,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的客观性,是由每一位具体参与到观察过程中的个体的主观性汇聚而成的。在这种由绝对的主观性所构成的相对的客观性当中,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自由地分析与解读。由于每一种分析与解读都有其存在的前提,因而无需对这些分析与解读加以约束。一幅合格的现代艺术作品,其“内在的”应当是一个不断进行中的量子力学观察实验。这一观察实验的前提可以与作品的材质相关,可以与作者采用的信息传递的媒介相关,同时还可以与观察者的审美及情感需求相关。不同的观众对于这个实验及其前提有不同的设定,因此获取了带有自身认知烙印的观察结果。
即便是那些令民众觉得难以理解的抽象艺术,人们也能够从代表概念的象征符号入手进行解读,并且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来逐步接近实际的形象。这些形象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形象”,而是通过对人类认知背景中的概念化限定加工得来的“相对真实的形象”。这些形象的表象是一种时空关系的约束,对形象的真实性进行了限制。将这种观点推而广之,我们可以发现:视觉艺术中的形象与其自身的表象之间,本就存在着一个相互博弈的关系。这种博弈是以不同的认知角度作为基本立足点,通过对于时空关系的争夺而持续展开的。在表象的弥散过程中,产生了立场有别、视角各异的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的意域持续地获得丰富与拓展。所谓艺术评论,是在对艺术对象及艺术现象(包括与艺术相关的物体、行为、事件、观念等)进行解读与剖析后,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相应表达的文化行为。也就是说,人们针对艺术对象及艺术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并借助语言及文字进行相应表达,便可称之为艺术评论。关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则是借助语言及文字来和艺术作品的视觉特征实现匹配,进而阐明艺术作品的特征及其与历史情境之间的关系。由于语言、文字与图像是各自独立的表意符号系统,因此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论就必须要涉及到语言、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语言、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匹配度,直接关系到图像的语言叙事的可信度。
艺术评论将语言与文字的符码性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任何个体都可以针对任何艺术对象和艺术现象进行品头论足。这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评论确实能够对艺术领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思考及建议。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有相当一定比例的艺术评论都被派系所束缚,同时还有很多艺术评论被利益所捆绑。例如,某些知名艺术评论家将“以文会友”上升至了“以文惠友”的高度,把个人交情和利益羁绊作为自己著文发声的动力源;某些艺术评论家为了能够持续在小圈子里享有优厚待遇,坚持“隐恶扬善”的原则,只夸奖不批评,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好好先生;有些艺术评论家用自己呕心沥血打造出的“标准模板”,不断地改头换面来应付各路求文者,堪称是“评论八股”的写作楷模。这些情况屡见不鲜,以至于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艺术评论等同于艺术吹捧,只不过在文采的高低及露骨的程度等方面略有区别罢了。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语言与文字的符码性使得它对于图像的描述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这种简单化能够维护语言与文字的符号逻辑的秩序化,同时也造成了艺术经验的平面化。艺术评论立足于这种平面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艺术对象和艺术现象的交互关系,来对视觉经验进行简化后的限定。视觉经验是复杂的、无序的、丰富的,任何对某一视觉经验的描述都具有瞬时性,都是特定时空关系下的暂时性描述而已。语言与文字的再现并不等同于图像再现,而是观众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从自身角度做出的解释说明。换言之,对于一件艺术作品而言,过多的褒誉与解读并不能够真正提升它的艺术价值,只能营造出一种假象来“忽悠”刚刚入场的艺术爱好者与投资者。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时代,包括民众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被进行着量化呈现。包括艺术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纷纷以话语权作为道具、以经济手段作为杠杆,将所有事物串联成一个巨大的链条。然而,这种量化型价值衡量体系不仅有失公允,同时还不断加剧价值衡量者的单一化及片面化。以艺术评论为例,获取了“评论家”身份的少部分人成为了既得利益群体,他们通过不断地向社会话语权的掌控者进行靠拢来持续巩固自己业已取得的优势地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维持自己的评论话语权,他们用自己的权威性来取代艺术评论的专业性,甚至采取一系列或明或暗的手段来打压对此持有异议的“分歧者”。那些只能主动接受或被迫承认各种价值标准的评论者们,便会对这种从属关系产生本能的排斥,并试图通过各种努力来获取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其中一个主要表现,便是对于选择权的争夺。
选择权实际上是一种逻辑陷阱,无论赞成或是反对,都是对权威评论家所具有的身份合法性的认同。真正的选择应当是第三条路,即“以我为中心”——“我”来进行评论,“我”来进行价值衡量和判断。人们可以选择赞同,但却不能选择无条件的服从;人们可以选择放弃,但却不能选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的被迫放弃。这里所谓的“以我为中心”,实质上指的就是独立思考能力。然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拥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具备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对话,同样称不上是独立思考能力。就艺术评论而言,人云亦云、盲从跟风的评论,永远都只是个人或小群体的呓语,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
正如巴克森德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缺乏某种可以对隐含视觉意图的对象的视知觉做出相应解释的实践,因而造成了一个缝隙。正因为如此,我们试图用‘方法论’来填补这一空缺。”许多艺术评论者将个人喜好作为艺术评论的标准,这是他的个人自由,这一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评论者,同没有掌握并运用艺术领域的方法论的评论者一样,都称不上是一位真正的艺术评论家。
因此说,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以独立思想价值作为衡量标准来对艺术对象及艺术现象进行评论的人,才能够有资格被称为艺术评论家;只有蕴含了独立思想价值、具有专业性的艺术评论,才能够有资格被称之为艺术批评;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艺术领域的方法论、具备专业精神的艺术评论家,才能够有资格被称之为艺术批评家。由于独立思想价值通常会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因此真正的艺术评论家、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家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忽视、否定乃至排斥。换言之,真正的艺术评论家、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社会的充分接纳与认可。然而,真正的艺术评论家、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家对于人类的价值却并不容抹杀。这是人类借助于艺术这种形式对“人之何以为人”的不懈证明,是对人性中有别于动物本能的那一部分的深入思考、探索与表达。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少一些吹捧,多一些批评。
【作者简介】
宋风,哲学硕士,九三学社社员,艺术评论家、篆刻家、画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学术秘书、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市场报》学术顾问,《中国美术市场报》特约评论员。
电话:15390420060
邮箱:peakso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