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陈广生山水画赏析

[日期:2015-04-28 12:24]   来源:  作者:   阅读:25521

陈广生山水画赏析

文/李鸿猷

看广生的山水画,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怡畅顿生。

看广生的山水画,也会让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

似曾相识,这里实际上是指其作品风格对优秀传统的承继,面貌与风格和某种画风相似。像谁?像宋元以来的名家名作,如巨然、夏圭、王蒙、龚贤、恽寿平、石涛、吴历等先贤,更像清代“四王”。

这就是说,广生的画作有着深厚的功底,优秀传统的脉络清晰,有板有眼,中规中矩,不是无源之水,亦非无根之木,而这,正是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必经之路。广生坚持不懈,临池不辍,年纪轻轻,便功成名就。

广生尊崇前贤,习其佳作,并非只是框囿前规,食古不化,仅仅追求表面的酷似,像“四王”后的“小四王”、“后四王”那样甘当画奴,而是博采众长,突破创新,使画作持有自己的鲜明面貌。这在“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上,尤为难能可贵。

熟知上述前辈山水画特色的人们知道,他们以浑厚灵动的笔墨功底,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意境,把自然景观立体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那气势磅礴的山川景象,水天一色的宁静辽阔,飘逸涌动的神秘云海,使人胸意顿开,强烈地感受到山川自然的辽阔壮美和恢宏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广生对这些特色均有着很好的承袭和拓展。

纵观广生的一系列作品,就会感知到他对传统是颇费一番功夫的。他不仅吸收了上述诸家传统山水的章法、笔法、墨法、水法、色法,更重要的是吸收和借鉴了传统绘画的艺术灵感与深厚内涵。他在作品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既体现了传统山水的文化精神,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清新意韵。

他的创作摆脱了山水画陈陈相因的画谱之气,揉进了自己苦苦探索出来的心得体会,使之在前人的画风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家风貌。在他的笔下,中国画的线条具有了生命的张力。他十分留意作品中的运笔与气韵的结合,通过笔法和线条来表现画面形象的神貌。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他敏捷的才思与十足的功底。作品中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真挚的情感,形成了笔情恣肆、淋漓洒脱、苍郁叠翠、厚重苍茫的艺术风格,以奔放之势见胜,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这是他的性情、气质和精神理想共同使然的结果。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六法中的“气韵”、“骨法”、“构图”为切入点,此乃顺理便成章之事。因为无气便失势,无骨便失力,无虚实便失意趣,无呼应便失统一,无宾主便平铺散漫,无疏密便均齐刻板,有露无藏便失含蓄之雅,有开无合便失承接照应。广生明乎此理,才能在运用中得心应手,令人在其画作中感受到内在的清气、静气、雅气、文气、豪气、大气。精神之气以意韵求之,自然之气以笔墨求之,释放的是豪放博大而刚健雄浑之气,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显现出来的是生命的张力,山河的壮美,将观者置于醉心景色的无穷变幻之中,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是大自然的崇高礼赞,是生命力的傲然迸发。

苏轼有云:“颓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还有句俗语“丹青难写是精神”,也道出了绘画艺术的要津。这足以说明,艺术家的精神是靠其全方位的修养悟得的。广生画作中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神韵”。这种微妙的“神”和“韵”,就是从修和悟得来,这不由地令我想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始有神”这句话来,都说的是修和悟的辨证关系。在画界,尤其看重“功在画外”的道理。熟知广生艺术之路的人知道,他除醉心地对绘画的悉心探求而外,对文化素养与修炼十分在心。大凡诗云子曰、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驳杂知识,他都有所涉猎。这,无疑加深了艺术与文化的共通,给他对艺术的理解和相融带来了精妙的效果。从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种旷美的自然景观与微妙的文人气息,总能使人赏心悦目,如品甘饴。画作的内在意蕴扑面飞扬,作者的人文精神悄然渲泄,让人感到画有尽而意无穷,把人们的思绪带向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对于精神和情感的溶和,有着非同一般的功效,令人在美妙的意境中陶醉,增添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