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展讯动态 >> 文章内容

我见艺术市场之怪现象

[日期:2012-05-08 19:19]   来源:中国美术市场报  作者:子山   阅读:61148

我见艺术市场之怪现象 

引子

在改革开发二十年后的今天,画家犹如雨后春笋,新人辈出,艺术市场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欢喜。由此从而引发了众多的艺术怪象。这些现象剥茧开来,耐人寻味!值得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工作者陷入深深的思考。

现象

现象一:  个别画家相互见面后,只问卖相如何,增值几多?画家不像是画家,倒像是经济学家。

现象二: 个别画展,大家见面相互吹捧,只说好话不说真话,有良心者最多也只能说瑕不掩瑜。若说实情,必是得罪朋友无数,下次自己办展览一定没有人缘。

现象三: 个别画家联手某些炒作画商。画“画片子”的画家年薪百万,自己仿若签了卖身契,只知画银子,不知学问是什么?购买者买后,画价大跌,连呼上当。

现象四: 买画之人只问画家什么职位,拍卖后价钱如何,丝毫不关心绘画本身。

现象五: 什么王,什么王``````王者林离,却无真知灼见。这位什么画家,那位什么理事,“名家无数”。

现象六: 将国外一些不知名的画家的作品照猫画虎,“变”成了自己的画风、美其名曰:“前卫艺术家、先锋艺术家”。贻笑大方,原来国人如此不堪。

现象七: 名家家中门庭若市。电话、短信骚扰不断,不要说创作,就是睡觉都成问题。艺术家没有成名想成名,成了名后怕成名。

现象八: 画家成名后,市场出现一批盗版者,顿时一个画家变成一个画群。只知模仿,却无创造,我们真正的艺术品在哪里?

现象九: 批评艺术好坏,大多以价定质,钱多必是好作。

现象十: 部分观众看画,不看作品本身,大多喜欢争抢免费宣传并与名家留念,画家苦不堪言,强作欢笑忙于应付。我们去看艺术展览,到底要看什么?

 

导向

我们现在并不是在纠结问题本身,而是在纠结问题背后的内容。看似花团锦簇般的艺术市场,不免让我们有些担忧。我们国家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正是我们这代艺术家的幸运,生在盛世。国家这样扶持我们这一代的艺术事业,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契机,那么将是我们终生的遗憾。

   “让作品讲话”,体现画家的真心情。用作品、学养和人品来建立自己的艺术高度,一直是我们那些前辈大师们遵循的原则。很多人在金钱的诱惑下,一切向 “钱”看。这种做法将丧失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在短时间你也许会得到很多金钱,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你是得不偿失的。为什么呢?很简单。有些人为了炒作,人为加些虚名,或是拉关系找门子变成某某的这个或是那个,顿时画价飞涨,看似门庭若市,实则隐忧无数。只要自己稍有闪失,画价立刻就一落千丈,好不凄凉。在无数次的经验和教训中,作为我们正在从事艺术工作的朋友们,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 “长治久安”。

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的总结自己的艺术作品,将自己定位在历史的长河,就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渺小。身为沧海一粟,我们在大千世界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金石、书画、诗文、国学、哲学、现代观念等,足够我们用一生去垂青真爱。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应成为我们的信仰,重新重视艺术的本体,扎扎实实的在作品上用点心思,将那些本来就不属于艺术界的歪风邪气拿走,才能出现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艺术精品。画面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不是金钱的产物。你有什么的内心世界,在你的作品中就会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也许你的行为可以骗过很多人。但是,在作品的世界里它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艺术市场之所以变得如此光怪陆离,就是因为个别画家浮华的心态,造成了人间众多的悲喜剧,希望我们不要将这种趋势蔓延到我们所有的艺术本体,“艺术切不可追求它的商品性,当它升华为商品时,价值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