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黄河史诗 时代精神

[日期:2014-11-13 10:20]   来源:  作者:邵大箴   阅读:36971

黄河史诗  时代精神 

——观邢建君先生黄河作品赏析

邵大箴

但凡熟知中国山水画的人,一定都知晓意境是中国山水所要追求的品格层次,是画家通过笔墨载体自我营造的宇宙天地,意境的有无不仅是绘画水准的自我确证,还是画家本人艺术修养的体化物。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山水画家无不努力想通过对时空万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交相生化中,擢升出高远超迈的意境来,山水画家邢建君就是这样一位,在作品中着意于意境营造的优秀画家。

多年来,当代画坛经常在呼唤时代的精品力作,呼唤时代经典,呼唤民族气派,呼唤崇高、正能量与精神性。邢建君描述黄河的鸿幅巨构,给人民、时代呈交了令人满意的合格答卷。

邢建君承继了宋人的格物精神,以造化为师,细致、深入的观察、体悟黄河,特别是壶口的山形、地貌、水纹特征及其规律性,抓住其奔涌争流、喷薄澎湃、排山倒海、卷起千堆雪的惊险气势,把握住狂涛汹涌,浪花飞溅,水气氤氲,似云若雾的壮观景象,给予身临其境的、致广大又尽精微的意象性表达。

邢建君的黄河画创作是在中西文化相推荡的文化语境中展开的,但他在对待西方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上却没有迷失方向,他深知何为体何为用,何为继承,何为借鉴,始终坚持民族文化为本,并在这个大前提下,有条件地吸收了西方绘画因素,使其为我所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方式,这一点是值得那些一味刻意西化的中国画家深思的。

尽管中西方绘画相激相荡所产生的纷争和纷扰还将继续,但没有民族的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的,也已成为艺术创造的底线,因为没有传统的,也就不会成为民族的,抛弃了民族传统的,艺术家也必将不能自我成就,而被民族与历史所抛弃。我们相信,中国绘画的传统光辉,必须有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一代画家来重新焕发,我们更希望邢建君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中,做出更突出的成就。

邢建君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型书画展””作品《民族魂》, “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八月涛来水作山》,“2005年苏州胥口太湖情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作品《黄河金沙染长河》等描述黄河的作品中无不体现出写实与笔墨相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完满表现出黄河的景观之美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同一性,对于黄河画作来说,这并不容易。黄河激流的汹涌澎湃、波澜壮阔,随着视线推移进入我们的视野:潺潺溪流,从充满力量、骨体坚凝的岩石间流出,清澈柔美,万壑争流而又支汊丛生;中流砥柱的出现,挽狂澜于既倒,象征着历史的转折;黄河之水自天而下,璀璨的金色如梦如幻,光华中的水雾氤氲缭绕,传写出力量与激情的升腾升华,暗示着辉煌的远景。邢建君的构图,使时间的绵延得以充分展开,赋予了画作动人心魄的历史感,写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勾画出近代中国在苦难彷徨中艰难前行,进而万汇归一,走向光明的历程,同时以高度写实的象征手法,写出了对中国历史大势的宏观感悟。

我看此画,悲欣交集。

邢建君的黄河画艺术已然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其雄浑大气、昂扬刚健,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的画是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艺术佳作,有永恒的审美和收藏价值!

 

                               

                                

    邵大箴:(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月刊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