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艺术的坚守

[日期:2014-09-15 14:44]   来源:  作者:梁生智   阅读:24189

艺术的坚守

                                 ——对罗会平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梦之初》艺术性的思考

                                                                        文/梁生智

 

     没有人可以否认,书画作品“商品”的成分越来越浓,从全球的现状来看,“艺术品”已成为最火的“投资”,这种现象自然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追求艺术,但是,也让艺术界浮燥之气日盛。对“艺术”的各种解读也层出不穷,令人无暇应接,尤其是当“拍卖”价格成为衡量书画艺术品的重要标准时,众多从事艺术的人会无所适从,失去了“坚守”,失了艺术“根本”。

    一直以来,我其实都在思考书画艺术的“根本”,思考书画艺术作品的本真价值。这应该是书画艺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内涵必须坚持的根本,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这样的思考,其作品必然缺少艺术的“力量”。

    罗会平正处于这样的艺术“现状”中,自然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坚守”,看到他的“思考”,看到他的“价值”。他入选全国美展的作品《梦之初》让我重新肯定了对书画艺术价值的一点根本认知,或者可以归纳为书画艺术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单纯纪事——强化造型艺术——艺术纪事——艺术哲学。这个过程看上去简单,实际上概括了人类书画艺术史的整体努力和坚守。

    人类最早的绘画目的应该非常单一,就是纪事。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绘画这种形式的人是谁,但是,应该没有人会怀疑,这个首创者并不是为了创造一种艺术形式。他或者他们最初的动机一定是为了记录下一些令他们难忘的物和事,在这样的内心需求下,灵光闪现,采用了我们今天所谓的“绘画”形式。从考古证据来看,这种“形式”应该是在有人类的地方的一种普遍存在。我们能看到的人类早早的“绘画”虽然都是寥寥数笔,但是极为准确、生动的再现了众多物事。尽管有一些造型让人费解,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让人一目了然。这些远古人类留存下来的“绘画”绝不是可以用“钱”的数目来衡量的,尽管它们没有现在那诸多对书画艺术的衡量标准。

    书画艺术的各种标准,其实正是当这种单纯的“纪事”功能被更多的人,更大范围的人群认知,并采用后,有一些人在对所要纪录的物事的“造型”上多花点功夫,让它们更“好看”,当这样“讲究”的纪事图案出现后,自然也就产生了附着在“纪事”图案之上的一种审美——这应该是“艺术”的雏形。当具有更高审美的造型图案出现后,能够掌握这样造型的自然就会受到追捧,受到尊重,经他们手绘制的图案就不再是简单的纪事,自然产生了附加的价值。虽然,那种简单、粗糙的造型人人都可能会,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的是“美”的造型。当最早纪事的绘画成为我们现在认知的“艺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经历了一代代人共同的“创造”所形成的。我以为,书画艺术发展到现在,任何单纯的“纪事”的作品,或者所谓纯粹追求所谓的艺术创新,而忽视原本的“纪事”均不能算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永恒之作。

    罗会平生长于彝族地区,他走上书画艺术之路最早接触的应该是这个民族特有的“造型”艺术。符号化、程式化、象征性、图腾性一直是彝族造型艺术的风格特征。这里的人民用这样的形式,突出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在罗会平的作品中,与其他中国画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带有显明的装饰意韵,这种脱胎于彝族造型艺术符号化、程式化、象征性、图腾性特征的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在天真、单纯的意向下,表现出浓烈的原始艺术古朴、神秘的韵味,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为了能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罗会平选择表现的题材注重突出“纪事”。他以发生在其家乡热土上的革命历史题材为表现主题。为了推翻封建势力和殖民压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中,民族同胞(彝族)团结一致帮助红军与封建势力战斗,他们不红军,运送物资等。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战士相互团结,共同鼓舞,不畏任何艰险。老战士肩挑背扛革命重任,小战士同样百折不挠,不怕牺牲。他们面对困难,发扬无畏的革命精神,打着快板互相搀扶,勇往直前。这样的题材很显然是“主旋律”的,是相对“重大”的,也是全国美展比较重视的题材。但是,也具有极大的挑战,因为太“主旋律”,所以,如果表现不好,很可能就会没有任何特点,更不要说能从全国成千上万的作品中被“入选”。

     罗会平一贯的“坚守”这时候就显示出了超强的艺术力量!

    《梦之初》有着明显用心的“造型”,罗会平大胆采用了“雕塑”式的构图来驾驭极富精神象征的题材,这样的形式与他想要表述的“内涵”有着很好的契合。

    罗会平清楚,要表现这种“主旋律”的题材,突出象征性和图腾性,一般的“平铺”显然缺少力度,常规的“写意”也很难形成张力,很难超越其他选择同类题材的艺术家。

    为了让这种题材的表现更具艺术性,在构图上,罗会平在画面的核心位置塑造一位女红军战士的形象。在整体造型上,几个人物的形态构成一座“碑”,女战士占据了整体造型的差不多二分之一位置。她挺拔的形象,坚定的眼神,手中的枪,军帽和背包上的红星都让画面充满力量,同时,她女性的形象又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一抹柔性。尤其是罗会平在她头部及周围用心处理的几点红,更使得画面有了焦点,其周围的彝族汉子和红军战士与她相互映衬,使柔情和力量形成了非常协调的一种坚强向上的精神画卷。罗会平将作品命名为“梦之初”,除暗合了“中国梦”的宏大文化主题外,更以艺术的角度,让更多的人深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与在战争中付出生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各族儿女是分不开的,正是有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中国梦”才得以实现,“中国梦”才会不断有新的升华,“中国梦”才能一直延续!梦想不灭,丰碑不倒!

     在用笔上,罗会平精心利用水墨“渲染”的特点,用不同浓淡的点块构成如梦似幻的效果,使得这种钢性的题材充满了柔性的美感。交织在画画中的线条很显然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繁而不乱,纤而不弱,使画面几个不同的表现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这种“雕塑”式的表现形式,使得整个画面主题丰富,内涵突出。既突出了绘画的艺术造型特点,又突出了绘画“纪事”的原始本质。

    《梦之初》不是宏篇巨制,但是,从形式到内涵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之境是“大”的;罗会平没有单纯追求那种非常直接的视觉冲击效果,但是,却同样营造出了让人可以长久品味的艺术感染力。罗会平用艺术的表现手法,选取了一个非常艺术的角度来诠释“中国梦”,他笔下的“中国梦”很显然不是多数人理解中的“梦想”,但是,他却用艺术的笔墨告诉所有人,如果没有“梦之初”,就不会有以后的“梦”。

    通过艺术造型折射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性思考正是罗会平坚守的艺术之路。

                                                                                            

                                                                                     2012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