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评论 >> 文章内容

学 印 感 言

[日期:2014-07-01 12:28]   来源:中国美术市场报  作者:郭外   阅读:33548

                                             学 印 感 言

                                     周泉瑞

 

自十来岁时拿起刻刀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治印,到现在五十个年头了。五十年来,它一直是我业余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有辛苦有乐趣,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悟。概括几点,不揣鄙陋,愿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老老实实在秦汉印里打根基。“印宗秦汉”,似是老生常谈,其实却是至理。从先秦到两汉,七百年间,几十代印工专司其职,技艺日臻完善,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瑰丽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篆刻形成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不过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从明代以来的篆刻家几乎都走着印宗秦汉的路子,到秦汉印里吸取营养。记得学印初期,我曾仿刻老师的印作,老师立即制止,“不要学我,要临摹汉印,先临一千方汉印再说。”当时年少无知,觉得枯燥无趣,只临了不到二百方就转向流派印、时人印了。其间先后学过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邓散木等名家,当然都是“私淑”。虽学了各家,哪一家也没有真正学到手。随着年齿日增,越来越感到迷茫,颇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于是想起了老师的话,又返回头临起了秦汉印,这才窥见了那些名家与秦汉印之间的血脉关系,引发了新一轮的思考,印作上也自觉有了些长进。这样的过程,反复了几回。每回都有新的体会,治印技艺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才逐渐认识到老师教诲的高明之处。

二、学印要和学书法并重。“印从书出”是历代印人的共识,书法水准直接影响刻印效果,书法和印作互相补充,是许多成功篆刻家的经验之谈。当年老师反复告诫,学印必须同时学书法,尤其要学篆隶,并亲手指导我临习汉碑和秦诏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练字的习惯,能搜求到的汉碑、秦权、版乃至钟鼎器文、石鼓文,反复临写。特别是汉碑,我下了许多功夫,有几个名碑,反复临写几十遍。后来又涉足清人篆隶,尤对伊秉绶、杨沂孙的书作情有独钟。应该说我是得到了学习书法的益处的。韩天衡先生有言:“篆有我,印有魂。”六个字说到了根本。试看近现代有成就的篆刻大家,哪个不是在书法上尤其在篆书上独具风格的大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如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双钩两汉刻石之记”、吴让之的“逃禅煮石之间”、黄牧甫的“十六金符斋”等等,无不折射出他们独特的书风和深厚的功力。尽管他们面目各异,但“印从书出”的方法是我们后来者不可不遵从的。前几年认识了几位年轻的篆刻爱好者,有的入过大展,有的还得了奖,但看他们的作品,总觉得缺少些笔墨意趣,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竟不习书法!对篆书也无几多了解。治印时只是查工具书,摘字凑印。我开玩笑说,这也是“印从书出”啊。这种方法,我不敢苟同。我想,他们迟早会回过头来练字的,否则不会走得太远。

三、力戒浮躁的心态。近年来,不少印人大胆创新,印坛在空前繁荣的同时,也显出了一些浮躁之气。我年轻时也曾踌躇满志,立志要“自成一家”。随着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越来越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形成自家风格又被人认可,殊非易事!一要有扎实的功力,必须在传统堆里下真功夫;二要勤奋实践,老老实实的坚持刻下去;三要有深厚的学养,除篆刻以外,对文字学乃至有关文史等传统文化要有较深的素养;四要善于借鉴,印外求印,在更广的领域吸取营养,大胆求变。就算以上都具备了,还要看自己的天分、才情,就是悟性高低。即使悟到了,还要看你有没有被认可的机遇。生前默默无闻,身后才被世人认可的艺术家不是个别的。因此,在这条路上从来就是“孜孜以求者众,自成一家者鲜”,凡艺事者莫不如此,这个“金字塔”形状是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所以要保持一个淡定、平和的心态,耐得寂寞,踏实用功,才有出好作品的可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欲速不达。退一步讲,踏踏实实走路,如能另辟蹊径更好,即便没有另辟蹊径,能够沿着前贤走过的路,欣赏领略一番沿途美景,不也是赏心乐事吗?

五十年来,我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学习书法治印,与朋友交流、切磋,作为一种文化享受,生活觉得丰富充实,怡然自得,虽老之将至,但乐在其中矣。